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加坡] 聽懂看懂其他語文好處多中學生積極修讀非母語課程

能看懂馬來文通告,或能與馬來鄰居溝通時,陳劭琦有種滿足感,讓她更有動力完成四年的馬來文特別課程。
3 {& I# Q; w7 L+ u- g5 r9 b  x( ftvb now,tvbnow,bttvb德明政府中學學生陳劭琦(16歲,中四)修讀馬來文特別課程,將來想當醫生。她認為,懂得其他種族的語言能減少溝通障礙,在跨文化的職場會是一門實用的能力。
! V% t5 @% j# @$ `' _8 t4 s* \& t- o公仔箱論壇教育部自2001年推出中學馬來文特別課程,後來也在2004年推出中學華文特別課程,目的是讓有興趣的學生有機會學習其他族群的母語,作為第三語文,同時增進跨種族的了解。tvb now,tvbnow,bttvb' E! j( ^: D! b5 Y  A
年均1800名學生修讀馬來文特別課程公仔箱論壇7 ]7 q" T7 M0 s
課程開放給快捷班和普通學術源流學生選讀。課程在正規課後進行,每週約四小時,校方一般會讓學生根據興趣和能力決定是否修完四年課程。完成四年課程的學生會參加O水準會考,接受聽說讀寫測試,以外語學習的程度來評估。
+ n0 [+ T% V9 V, l教育部受詢時說:“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有1800名中一至中四學生修讀馬來文特別課程,修讀華文特別課程的約300名學生。”公仔箱論壇/ @+ P  Z$ d, M0 T- ~
有15所學校提供馬來文特別課程,提供華文特別課程的則有五所。如果所就讀的學校未提供課程,有興趣的學生可到指定的學校上課。
5 m) V# [  I6 ?; E除了這兩項課程,教育部自2005年也鼓勵中小學和初級學院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課,旨在培養口語能力。
7 P( m4 v2 ~1 Q$ Q+ L  O教育部受詢時說:“目前約七成學校提供這類​​會話課。過去五年,平均每年有2萬8000名學生上馬來語會話課,1萬1000名學生上華語會話課。”
0 P9 Q8 u& R! P4 H. J德明政府中學馬來文教師諾莉珊受訪時說,學校平均每年約60人修讀馬來文特別課程,約10人報考O水準,及格率達100%, 不少學生也考獲特優。此外,所有中一二年級學生也會上馬來會話課。特選中學學生在校園比較少機會接觸馬來族朋友,課程可增進他們對馬來語言和文化的認識。除了通過文字遊戲等方式來鞏固學習,校方也主辦寫作比賽,並邀請馬來歌手與同學做分享等活動。
- w4 f9 ?% Z% ]2 A德明政府中學(高中部)學生沈微菁(18歲,高二)前年在馬來文特別課程O水准考獲特優。這名學生義工有時會到組屋拜訪年長居民,與他們聊天。“不是所有年長者都明白英文,當我可以使用他們的母語與馬來同胞溝通時,感覺也比較親切。”
7 I2 [& V1 J( y, y就讀四德女子中學的印族女生迪雅(16歲,中四)在父親的鼓勵下報讀華文特別課程。她以華語受訪時說:“新加坡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學習華語很實用。我的爸爸也學過華文,我在家會與他練習。”只要平時多練習多聽,她認為學習過程不算太吃力。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 f3 F6 k  ]
四德女中母語部主任韓愛玲指出,該校平均每屆有10名學生報考華文特別課程O水準,約三成學生考獲特優,及格率高。教師會利用字卡、角色扮演、繞口令等方式來增添學習華文的趣味。此外,安排學生參觀茶館​​、學搓湯圓等,加深學生對華族文化和傳統的認識。os.tvboxnow.com# C& @1 z/ l* t/ h" u% z2 S
馬西嶺小學則針對小四至小六學生開辦華語和馬來語會話班,多達九成學生參加。馬來族學生阿米薩亞(11歲,五年級)說,學習華文很新鮮,不過聲調難掌握。他會嘗試與華族朋友打招呼。“但我有時會把早、午、晚安混淆。”學校母語部主任古紹偉指出,會話班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環境掌握基本溝通能力,因此沒有硬性規定的測試。學生完成課程後會獲得證書,以示肯定。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