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中國時報:做好兩岸冷經濟更冷的準備

5月4日電/520政權交接逐漸接近了,許多未知因素也逐漸明朗化了。主要在兩個層面,一是台灣的經濟表現,顯然已不可能在政權更替後就起死回生,甚至可能更低盪;再來是兩岸關係,未來即使不會惡化到“熱鬥”,最佳情況也就是“冷”,而且不是“冷和平”,是“冷對抗”,這是新政府與全民即將面對的現實景況。  9 o+ X# P" B; p+ d7 W

& p$ q/ @  h& F5 u( t& r6 j0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上周“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經濟成長率概算數字,首季台灣又衰退了0.84%,較2月預估的衰退0.64%更差,且已連續3季衰退,看起來台灣經濟短期內仍無法脫困。官方原預測今年1.47%的成長率,必然要再下修,很可能難“保1”;如果情況再惡化,甚至可能跌到負成長。  tvb now,tvbnow,bttvb) p1 M( l, O7 e: }0 o/ R! i
( Q! {! {* `4 }: X' F0 ]7 d' [
8 K' ~& R. E- R# \7 f
  依照“主計總處”的資料,首季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主因在出口與投資表現不如預期。這波不景氣主因在全球景氣走低,出口導向國家幾乎都面臨程度不等的低迷,出口也多呈衰退;台灣出口已連續14個月衰退,追平金融海嘯時的紀錄;而全球經濟預測值則仍在下修中,顯然景氣不會太快回春。考慮到3月出口衰退幅度仍達11.4%,預料最快要到第3季之後才有轉正成長的可能。  % u7 k3 K- v5 q5 X- D
公仔箱論壇* b+ ]5 @, q  I2 D  m) h% @$ u
  至於投資,景氣低迷、島內缺乏具前景的新投資機會、經貿邊緣化危機等因素,都對投資會有壓抑效果。首季唯一優於預期的是民間消費,一來可能與選舉效應有關,二來在出口與投資俱差下,民間消費終究會轉向保守,因此難以仰賴。這是台灣必須面對的經濟現實基本面。  
" e" k  F$ e( V+ g# c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v5 x5 E* I3 I' f* C0 }
  而且,由準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謝曉星那番推動非核家園,要大家“甘之如飴”面對缺電與電價上漲的話可知,選前民進黨保證不缺電、電價10年不漲,大概也做不了準了。台灣民眾與企業在未來也要準備承受缺電風險與電價上漲的負擔了。  
, Z$ F6 U; h9 N, G) m5 `% s% J5 l! d
  今年1月民進黨勝選後,外界原本期待民進黨能穩固兩岸關係,以現況言,希望越來越渺茫。未來對外關係的困境,從台灣已不可能加入亞投行、大陸與甘比亞建交、肯亞詐騙事件、台灣至今尚未收到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世界衛生大會)的邀請函等已清楚呈現;經貿關係上,企業界最重視的兩岸貨貿,對岸說“已談完”,應該是沒了;陸客來台觀光數量持續緊縮減少中、各種來台的採購團也大幅減少到接近“暫停”。這就是台灣要面對的兩岸現實與可能的未來。
, q" c5 u! T9 d3 D; s* Z$ Z: Y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P5 d2 k; |7 k
整體來看就是:原本的經濟基本面就已差,兩岸關係走低則可能加劇景氣的低迷。準“行政院長”林全日前就明確表示,“今年經濟成長率保1不容易,能夠不要負成長恐怕都很難。”這番話既有反映目前經濟現實面,亦有“前瞻”未來可能的變化,更有先為全民“打預防針”的作用。  
' P: @+ ]" k) A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D. g" m8 A
  但無論如何,經濟與兩岸關係的現實面及未來可能的變化,終究要台灣全民一起面對。兩岸關係方面,只能寄望民進黨新政府能多著眼實務、少搞意識型態對抗,回到九二共識以維繫過去8年取得的兩岸和平紅利成果。  os.tvboxnow.com: I* ~4 o! P& {! N

& c: U' a: F% U  經濟方面,新政府的對策,無論是發展五大創新產業、亞洲矽穀計劃、成立準主權基金、加入TPP等經貿大政,坦白說,莫論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迭有爭議,單以時效而言,明顯是遠水救不了近火;莫說要對今年經濟有所挹注難,部分措施恐怕明年亦難完成見效。即使全球景氣復甦,台灣經貿邊緣化危機、產業競爭力下降及存在著缺電風險,仍會對民間投資有負面影響。  tvb now,tvbnow,bttvb6 N' C- s2 x* a( d) @% |$ Q
$ V' r3 L: H+ q! t+ H' D  P
  短期而言,在貨幣政策效果已盡的情況下,提振經濟唯一的解方在財政政策,新政府上台必須盡快準備擴大公共建設,已有計劃者加速推出招標,同時準備明年度預算時,推出新計劃與提高公共建設預算。台灣目前的財政情況,雖然不能算是健全充裕,但至少仍有舉債增加支出的空間。  
& V' ]: t) ]4 G: f# d$ I# Jos.tvboxnow.com
, {+ _: a  C) V1 S& b0 Q  不過,財政政策只能扮演為經濟引擎點火,或甚至只是幫經濟“吊住一口氣”的作用,中長期而言,新政府必須盡快解決台灣對外的經貿邊緣化問題及對內的投資環境、產業結構及競爭力問題,其癥結還是兩岸關係必須穩定,讓大陸影響力成為助力而非阻力。國際貨幣基金4月發布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其對亞洲國家經濟前景看法樂觀,卻看壞台灣經濟前景,新政府不要低估拒絕九二共識必須付出的代價與企業之警訊。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