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帶領走出陰霾「鬼主意」助同路人 癱瘓鬥士發明不求人聲控牀5 I/ h* [% o: m4 {4 J$ s) a/ j
( ?) S G% ]$ f) {6 |
. Q1 s/ w$ s$ i5 i" v$ Wos.tvboxnow.com
! v# l7 j5 C/ a$ l5 d; |; @
: y2 Z0 H; T& t2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四肢癱瘓病人完成治療後,要重回社會並非易事,有人遇意外後意志消沉,幸得九龍醫院脊柱神經康復中心醫療團隊多番鼓勵,最終打開心扉,與醫護走訪蘭桂坊「夜蒲」,又與家人到歐洲旅遊;亦有病人經醫護鼓勵,靠自己的「鬼主意」研發聲控牀,冀日後可幫助更多病友。! d6 t3 X. N* t# `/ ]; G
tvb now,tvbnow,bttvb9 [% N7 j' H) X/ H8 f
九龍醫院資深護師(延續護理服務部)劉珮珮稱,九龍醫院脊柱神經康復中心自2002年成立至今,已服務463名12至91歲病人,協助他們重回社區生活。因四肢癱瘓病人出院前會承受極大心理壓力,受傷後要重新適應交通、住所中的不同設施,團隊成員會走訪病人住所,就病人需要,建議改裝家中的不同部分,例如建造小斜台讓病人的輪椅能跨過家中門檻,亦會鼓勵病人參加及舉辦戶外活動,讓他們及早重新接觸社會。公仔箱論壇( j$ {9 _" T7 {, P8 s% A
: l" Q+ i3 X9 Q3 W. h病人組隊「夜蒲」 打開心扉8 M: H. _- ]& {
( l W6 V9 v/ d1 e5 h* Vtvb now,tvbnow,bttvb劉舉例,曾有男病人性格內向,又不時想放棄自己,「連針都唔想打」,覺得自己「無用」,但該男病人一次提到自己從未到過蘭桂坊,想到蘭桂坊一遊,劉就藉機鼓勵他邀約醫護,又提供電召車輛電話,着他籌辦活動。男病人最終成功組織醫護到蘭桂坊一嘗「夜蒲」滋味,感到「原來自己都得喎,做到喎」,終於打開心扉接觸社會,其後更與母親、兄長以自由行方式歐遊。os.tvboxnow.com$ U" e0 o9 L: j# A
tvb now,tvbnow,bttvb" P; t P i0 q* n. c9 l) S" S
復康中心另一病友、冷氣工程師傅阿建,2004年時正值30歲而立之年,事業如日方中,月入近5萬元,豈料一次到海灘游水時發生意外,被大浪捲進海牀,頭部撞向海底的石頭,友人及救生員將他救起時仍有知覺,但四肢已再無觸覺,醫生診斷阿建頸部以下已失去活動能力。
5 H; _# z" B& _& }7 o% g$ y/ cos.tvboxnow.com os.tvboxnow.com$ e1 V! ^5 w" ?1 v
阿建稱當時內心經歷「翻天覆地」的改變,「一夜之間由行得走得變成四肢癱瘓」,心情跌落谷底,或是像大海中「一嚿浮木」,方向盡失。意外後半年,阿建遷到九龍醫院脊柱神經康復中心休養,由九龍醫院資深護師(延續護理服務部)劉珮珮所屬團隊照顧。
5 D/ ?4 w$ x6 I+ T1 p1 ^/ X1 W tvb now,tvbnow,bttvb5 [/ \ Y7 u: B* R
阿建憶起初到九龍醫院,情緒難以宣泄,唯有將情緒轉往護士身上,「嗰陣對住珮珮姑娘真係黑口黑面」,但劉仍不時關心他,與他談天說地。阿建說一次目睹劉放工後,仍主動關心其年幼兒子,與他解釋自己情况,當下感動不已,想到自己也要收拾心情,發憤不讓家人擔心,開始練習腰力,至今已能靠着椅背坐起,「唔使好似箸菜咁」,早已走過黑暗歲月的阿建仍連聲向劉道謝。! e% ]2 l: U0 y. b! p
* l, k5 _) q$ s. N1 J3 o
病人發憤不做「一箸菜」tvb now,tvbnow,bttvb& J, j% M% ^ a1 _3 A5 [' Q
5 [ {2 _1 y$ M; W6 rtvb now,tvbnow,bttvb阿建說,受傷後才親身體會到傷殘者的需要,最近與朋友成功研發聲控牀,依靠聲音可調節牀的牀頭、牀尾等8個部分上升或下降,令身障者在沒人幫助下,亦可靠自己移動身體,正打算為聲控牀申請專利,與醫院合作,讓更多病人受惠。
- k& H. F6 C- V6 H4 l& T8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