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倡「講真話」 制度保障引矚目

倡「講真話」 制度保障引矚目
- \3 X! L, {( ]6 S; p4 S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6 k9 t" A6 w5 ^* B5 [
0 W( H4 a4 ^9 I( |2 u- F6 f. r
今年中國「兩會」熱點紛呈。不過,與文山會海的例行公事相比,「兩會」的一些規則調整會否導致制度化安排,更引人關注。os.tvboxnow.com5 O! |: Z( A' Y2 b& _( I

8 }: i# r/ k1 y% r; g
因為,現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尊重規則」的法治文化,通過「兩會」規則的任何變化,都可從一個側面觀察中國式民主政治的發展軌跡。
os.tvboxnow.com$ _- p6 R- B. f  Q5 g- a# g7 N

, R5 J* g2 }# H1 I! A& b公仔箱論壇
先從細節說起。今年「兩會」要求「代表委員不能拿自拍桿」,涉及規則調整,顯然是要規範會風——近些年「兩會」期間,有些代表委員在會場「自拍」,有些代表委員則秀服飾和名牌包包……會場儼然變成秀場,惹坊間側目,議論紛紛。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3 v# T! O- f: k( K2 I
os.tvboxnow.com+ ~. c2 p" |- W' n3 h4 O: U& d
代表委員縱然有七情六慾,既然擔任公職,踏入廟堂就要認真履職。之所以會出現一些與履職不相符的言行,一方面固然與涉事者缺乏自律意識有關,另一方面亦與此前的「兩會」規則還不夠完善有關。今年約束了「自拍桿」,今後還會否對「兩會」哪些方面的規則作出調整?不禁引發猜測。
tvb now,tvbnow,bttvb/ r; a5 Q' C1 ?: |$ \/ ]

1 q6 [8 X' T0 E+ f5 dtvb now,tvbnow,bttvb
且看「民意」環節。今年「兩會」,有些官媒網站聯手,推出「我向總理提問」的活動,收集即時性的民意回應。官媒的這些做法,不排除是得到高層的授意,至少是得到高層的認可。「兩會」有收集和受理民意的常規架構,不過,從基層鄉級人大代表直到「兩會」,行政環節頗多,作業鏈條甚長,效率難免受到影響。如今通過互聯網新媒體技術,及時溝通會場外的民意,顯然有助於提高會議效率,亦為拓寬言路作出新的嘗試。
公仔箱論壇3 o$ ^. u: G2 R% q
公仔箱論壇! k; z  V1 I8 F$ A% g5 Z: l: i
言路,亦即政治「探針」,當局用以探測社情民意的溫度和壓力,據此調整施政策略。因此,言路不但要廣,言路亦不能淤塞,言路更不能扭曲。否則,流言、謠言滿天飛,混淆視聽,社會必然受害。回溯歷史,十八世紀中葉某年春季,康乾盛世之際,江南發生了幾起「叫魂」案,原本不過是鄉間普通的民事糾紛,由於坊間的流言和恐慌傳播得很快,官場又以訛傳訛,觸發清廷的敏感神經,導致一場全國性的清剿,社會代價甚大。
* m) a! K1 ^3 m( j
7 K6 q$ \" z" \# u$ [1 u8 Q
在體制內的常規架構,基層人大代表多為兼職,且在當地受薪,履職難免會受到某些局限,轄區民意能否充分收集且不失真地逐級反映到適當的決策層面,往往存在實際困難。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基層言路足夠通暢,有關當局亦及時妥善處理,民眾上訪以及惡性群體性事件料不至於屢屢見諸官媒報章。

6 S& O1 s! {8 }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T9 ~# O2 G7 ?
最近幾年,一些地方人大對「人大代表專職化」進行了探索,取得一些實驗數據,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是不久即被叫停。最近,中紀委機關報刊文呼籲「為敢於擔當者擔當」,有人解讀為針對目前官場的一些怠政現象,亦有人解讀為鼓勵探索改革……看法不一。「專職化」提法會否得到重新評估,暫且不論,現有框架如何充分收集且不失真地反映基層民意,至少仍然是迫在眉睫的探索課題之一。

; ]; ?' w+ W, L- @/ I, Z公仔箱論壇
, e* l" p1 ?( b  R8 m/ u- {6 kos.tvboxnow.com
再看「議政」環節。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多個場合提到「講真話」的問題,在三月四日參加政協會議分組討論時,又重提「講真話、說實情」,其意涵及相關背景是甚麼?既然最高層如此關注,體制內「說實情」到底還存在哪些障礙?為何習近平要在「兩會」前夕委派親信大秘兩赴基層調研?聯想到中紀委及時刊文「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配合造勢,料當局另有深意,遠不止是針對一些代表委員發表雷人雷語、嘩眾取寵的提案和議案的現象。因此,「兩會」會否如何作出相應的制度性安排加以落實,就格外值得關注。

% o; {  x7 h5 x( ?" q8 @1 k% w1 ^0 f
0 ~3 a% x; ^1 E- r1 }tvb now,tvbnow,bttvb
「兩會」代表委員能否「講真話、說實情」,關乎膽識,即既關乎是否「專職化」和「專業化」,更關乎是否敢言。鑑於中國傳統曾長期存在「政治凌駕法治」的現象,「反右」、「文革」等歷次內亂的慘痛教訓亦記憶猶新,如今當局力推法治文明,將會如何制度化保障「講真話」,尤為引人矚目。
冷眼旁觀天下事  笑談細看風雲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