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的中文科諮詢文件,意外燃起簡體字爭議,爭拗學簡體字是否倒退云云。是教育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政治問題。惟有趣的是,繁簡之爭,不止在本港出現,在內地一樣發生。公仔箱論壇 ~) B3 K( f0 n0 C: U
教育爭拗停不了,TSA風波還未完結,近日又有學生應否學簡體字的爭議,事緣教育局在去年底,就中小學的中文科課程進行公開諮詢,在文件之中,就提及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在本月經廣泛報道之後,引來眾多質疑,包括有簡體字「入侵」學校、將會令中文教育倒退等。tvb now,tvbnow,bttvb( O' n7 g. P& Y) U9 d
諮詢期將於今日完結,團體趕在結束前大加批評,既有家長發起一人一信反對,又有政黨如新民主同盟前日遊行,抗議把簡體字納入中小學課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N' h5 P/ j5 {: X. g: m3 V
不用學校教 學生也知曉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J8 _5 S5 E: v {3 w( }
其實,要學生認讀簡體字,是否倒退的做法?會害苦學生?平情而論,簡體字確實毋須由學校來教,即使學校不教,學生一樣學得識,既因已熟用繁體字的學生,要看懂簡易版的簡體字,本身就很快上手,加上近年內地圖書、電視節目流行程度上升,更甚是不少年輕人上網看最新最快的美劇、日韓綜藝節目,大多也是簡體字幕,他們看得多自然學曉,何須學校再設課程來教?7 l3 M# M' p |1 p
但公眾的反應,其實亦毋須過敏,既因年輕一輩識讀簡體字,已變成自然之事,且事實上,在教育局今次的諮詢項目之中,其實並無包括認讀簡化字、或在中小學課程設簡體字的新課程,雖然諮詢文件提及認讀簡體字,但其實自02年起,類似表述一直在教育局的文件之中出現。公仔箱論壇+ I: L _! a! S
涉最敏感 身份認同問題
* v8 q) C8 }- T, @9 ~% Q5 t說到底,學不學簡體字,與其說是教育問題,不如說是政治問題,港人着眼更多的地方,並不是簡體字會否拖累學生學習,而是擔心簡體字的「入侵」,將會取代繁體字的地位,觸及最敏感的港人身份認同問題。tvb now,tvbnow,bttvb$ m0 P7 I! C- k4 }6 P: K) i
不過,有趣的是,繁體字的地位是否一直在降低?其實繁簡之間的爭拗,並不止存在於香港,或同用繁體字的台灣,原來在使用簡體字的內地,照樣有繁簡之爭,不是爭拗怎樣推廣簡體字,而是不時就有人倡議,應該恢復繁體字!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5 ^! C2 x% t0 s1 V5 @5 ?) g
推廣簡體字的運動,最早源於1920、30年代,當時的民國政府視之為有助基層學習、幫助掃盲之舉,至中共上台後在50年代起更大加推廣,且取代繁體字成為規範漢字。但到了現在,內地人民的教育程度提升、文盲愈來愈少,「恢復繁體字」之說亦有市場,例如在2008年,包括在內地文化界舉足輕重的宋祖英等21位全國政協委員,就聯署要求在小學重設繁體字教育;去年初,內地導演兼全國人大馮小剛,亦倡議要繁體字回歸。
9 K0 U% W7 p; m/ c. Stvb now,tvbnow,bttvb重用繁體字的原因,既是為傳統,但更多的是實用性,此因簡體字縱使較繁體字容易學習,但卻常有一字多義、出現歧義的情況,例如「干」既是干,也可以是幹、乾,又或常見姓氏「钟」,既可以是鍾姓,又可以是鐘姓,結果無論在普通人閱讀,又或政府處理機關文件之時,容易出現混淆情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f: k9 S+ w9 C1 b+ M. j3 n; _
當然,對於已用了數十年簡體字的內地來說,如今大有「回不去了」之勢,難以全面重用繁體字,但為了便利而恢復部分繁體字的做法,則亦有存在,例如在09年,內地教育部宣布重用6個繁體字,其中一個便是「鍾」,以減少一字多義問題。% w3 F2 y& y( I1 ~& Z/ q
文字的演變潮流,說到底,在講求正統之外,一般人更會看便利的程度,此既適用於內地,亦一樣應用於香港,事實上,不少港人有時候也會貪方便使用簡化字吧?甚至乎是台灣,其正式寫法是「臺」灣,但無論在中港台,大部分人也會為方便而使用「台」字,使用「臺灣」者反而少得多。公仔箱論壇 Q' C! M4 U% ]) z; \
社會一直變遷,文字的用法、寫法也會隨之演變,是正統的好,還是簡化的較好?各有利弊,未必就有高低之分,對於社會來說,講究的更可能是實用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