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首次發病年齡多介乎20至30歲的青年期,症狀更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及社交。若不及早診治,重複復發會使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殘障,目前本港的治療方法以西藥為主,中文大學推出首個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導計劃,透過西藥控制早期病情,並以中醫改善體力及認知能力,讓患者恢復健康人士的生活。
{- x f6 ^- B+ [! n4 ?5 D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 h6 }5 p& J8 R8 f1 k$ W# Y
香港多發性硬化症資料庫最新數據顯示,此症的患病率在2008年至去年間,由每10萬人中有4.8人患病升至每10萬人中有6.8人,升幅逾四成,估計本港有500人確診為患者,逾七成患者為女性。此症成因未明,相信是由於中樞神經的髓梢剝落和軸突流失,導致視神經、腦、腦幹、小腦或脊髓功能受損,當神經系統未能正確地傳遞訊號,器官功能便相繼受影響,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記憶力減退和排尿障礙等病徵。
) c4 ^( w9 O! D$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os.tvboxnow.com, Q( n% w9 X, Z0 C4 ]5 W( ~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劉玉麟表示,本港多發性硬化症主要以西藥治療,干擾素屬一線治療藥物,亦有新式口服藥物,均有助降低疾病復發率、長期殘障率等,但仍有逾八成患者於用藥後感疲倦,四至六成患者感到認知能力受影響,嚴重者自理能力也受阻礙。他續稱,近年發現中藥及針灸皆有助改善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7 u) y* i3 s. X6 D( j
# Y& F/ H2 ~9 C; a$ _" T
中大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副主任鍾志豪醫師表示,除了臨床分析,國際研究數據亦指中藥及針灸均有效改善病情,一項綜合138名病人的研究發現,經過3至6周補益脾腎中藥及西藥治療後,病人一年後在殘障情況及復發次數兩方面均有明顯下降;另一項觀察針灸對疲乏療效的研究中,20名患者施用針灸後其疲乏的嚴重程度、疼痛及抑鬱症狀均得以舒緩,而患者的生活質素亦有提升。2 l2 N" r$ k" M) J6 V! S
公仔箱論壇8 K5 E. I+ u. X, U% v
劉玉麟補充,目前已有廿多名患者進行中西並軌治療,初步評估發現他們於疲倦乏力、手足麻痺及認知能力上有較明顯改善;目前正開展一項針對此症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先導計劃,為100名合適患者同時使用西藥治療,及為期8周的中藥及/或針灸治療,希望更有系統地評估此治療模式的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