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是常見的婦科癌症,在中港澳三地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均高踞十大婦科癌症,其中在本港更是排名第六位。由於卵巢癌發病初期病徵不明顯,逾七成個案確診時已達晚期,以至復發率及死亡率偏高。曾有個案諱疾忌醫,求診時腫瘤大如排球,故港澳專家均呼籲患者,一旦出現病徵,應及早檢查找出病因,盡快接受適當治療。
/ L# L" W% R( z' Y# ^5 K- r5 u公仔箱論壇1 K1 V9 M0 O' t* d
澳門鏡湖醫院婦產科主任黃耀斌引述三地的資料,卵巢癌常見於50至70歲的女性,在婦科惡性腫瘤中,發病個案不算多,但死亡率卻是最高,主因是卵巢癌的四大病徵包括肚脹、消化不良、泌尿系統症狀、盆腹腔及腰背痛等,和其他疾病非常相似,患者不容易察覺,大部分確診時已屬晚期,腫瘤已出現擴散及轉移,5年存活率低於三成。他又指,曾有患者腹部腫脹如懷孕37周才求醫,手術切除的腫瘤直徑達20厘米,大如排球,可見仍有不少婦女對卵巢癌的認知不足。
v: H5 B) o2 v n0 `) K, v
2 L8 m1 P7 M. q. ~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智文(圖)認同,公眾普遍對卵巢癌的認知程度低,且病徵不明顯,即使出現病徵,仍拖延4個月至半年才求醫,導致病情嚴重惡化;而且缺乏定期進行包括盆腔超聲波的婦科檢查意識,故患者確診時多屬晚期;以香港為例,每111名婦女中,便有1名會患上卵巢癌。她續稱,近年醫學界確認BRCA基因突變是卵巢癌的高危因素之一,BRCA基因本來是用於產生一種抑制腫瘤的蛋白質,能修復受損的DNA,抑制癌症發生;但基因一旦出現變異,導致無法製造其蛋白產物或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受損DNA便無法修補,細胞便容易出現基因改變而誘發癌症。os.tvboxnow.com( f, ~; }8 C$ D% R6 o) ^
; P* `7 U0 B3 w% O+ L. ^0 ]1 z% l9 K0 ]
據統計,一般卵巢癌患者,約有15%帶有BRCA基因突變,漿液性卵巢癌患者的突變比例更高,總括而言,平均每5位患者便有1位出現BRCA基因突變,潘智文呼籲有家庭病史及卵巢癌患者,應進行BRCA基因檢測,以考慮採用針對性的個人化治療方案。雖然最近澳門已引入針對BRCA基因突變的個人化卵巢癌標靶藥PARP抑制劑,可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及減少復發風險,惟本港暫時未正式註冊,若個別病人有需要,可向自己的主診醫生查詢,不過她強調若出現病徵,有懷疑應盡快求醫,及早確診與治療。
% J3 J6 b9 c7 S1 o4 Q,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