灑水降塵成「標配」下雨天也不歇著一天光水錢就4萬元 喊「渴」城市治霾自來水滿街噴灑2 l7 N; |& H1 f6 O& b; p
) E2 L& |6 f/ _, s! ^5 G公仔箱論壇tvb now,tvbnow,bttvb7 l" g5 D4 c8 H' U
* L8 m! I7 R: K, Y7 T入冬以來,霧霾再次來襲,東北、華北相繼「淪陷」。面對嚴重霧霾,限產停產成為各地通常採取的被動措施;然而在日常的主動治霾中,噴霧灑水也成了部分缺水地區的「標配」,甚至雨天也不停息,引發爭議。9 D( Z" I' x% c( e1 q
$ |- W4 a4 ?. i- U) ?+ o早上8點半,河南鄭州市金水區緯二路上的灑水車已經開始作業,正是交通早高峰,車輛、行人匆匆前行,還有些行人躲避不及,弄濕了鞋子和褲腿——這是鄭州市大力治霾之後的常態。《北京晨報》報道,據環保部統計,今年上半年,鄭州市區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僅有39天,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大氣環境品質位列倒數第三。因此,鄭州市長曾被環保部約談。
/ {6 v; I! i# \. P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t ]' `. d# _# \
此後,鄭州加大治霾力度,灑水車的使用頻次大幅增加。據鄭州市城管局介紹,他們要求快車道、主幹道每天沖洗一次,吸塵作業2次,機掃作業2次。而無論主幹道、次幹道還是支路,灑水降塵均要求每兩個小時一次。
# |# E3 X- A; f: H/ J9 l; stvb now,tvbnow,bttvb
1 d: L7 Z0 j X- X! c8 L. z/ d公仔箱論壇「都是消防栓裏的水」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W# W1 S1 N0 [
. G0 ^% y* R! S$ F- d) i4 d4 j& ^
一位灑水師傅說,他的車如今每天要灑掉60噸水,而水「都是消防栓裏的自來水」。鄭州市城管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全市每天的實際用量大約1.5萬噸,按每噸3.05元計算,成本4萬多元。
6 ^! \. H# p/ Q! ?+ Y o( x$ P0 u2 J z1 q7 E% t& F+ V0 g
灑水治霾不是鄭州的首創。今年初,甘肅蘭州就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灑水降塵保衞藍天運動,政府投入人力物力24小時不間斷灑水;山西太原市的100多輛灑水車,夏末工作量一度增加了40%以上,每天灑水車出動436趟次,一天耗水5、6000噸左右。% |, w8 E4 y3 W" \# V; k+ I. B
" v9 {: A& G: K* F& \+ cos.tvboxnow.com太原市環衞局一位官員表示,按水價3元計算,每天灑水成本至少1.5萬元,「更貴的是油錢,有時一個月一個區的油錢就得50多萬元。」) }+ L) ]' B; v
9 e, T! Q( F, ]0 Jos.tvboxnow.com鄭州一家生產灑水機械設備(霧砲車)的公司負責人透露,產品遠銷河南、山西、內蒙古、甘肅、河北多地,訂單早已供不應求,銷售人員已從外出「跑單」變為坐等客戶上門。
5 c8 g% t3 i/ H- K" S1 Q& o公仔箱論壇 8 s4 F! {9 |9 i# b) o
「空氣差 招商沒面子」
, X* ]. z' X4 l8 j3 ]# T. fos.tvboxnow.com
. [# C: A q: z- E7 {( y+ ` |4 T作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均值1/10的缺水之城,鄭州巨量耗費水引發了關注。「用水量這麼大,是不是太浪費了?」「本來就缺水,還用自來水,有些地方下雨天還灑水,是不是太任性了?」大街小巷和網站論壇對此事的議論持續發酵。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H& U+ S9 J$ a0 u1 J
( _, C) L) X1 f3 p+ F' z3 q9 w鄭州市環保局相關部門人士對此相當委屈:「市區現在有2000多個建築工地,揚塵的確是影響城市環境、造成霧霾的重要因素,我們也不想灑水,但不灑水還有甚麼好辦法?」
! k) I6 F; U1 {8 T2 l& V* G+ M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Q* G @, F2 E& g4 z) _+ q5 l4 S
這樣的情形在城市中並非個例。太原市環衞局一名工作人員反映,「灑水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吧,能降低地面塵土、增加空氣濕度,起個安慰作用吧。」os.tvboxnow.com3 C* U [& f' B5 {
os.tvboxnow.com8 z5 F4 J& n$ ]* X* p1 s
某市領導說,「這樣的空氣品質,讓人出去招商,臉上都掛不住。城市大氣治理已經沒有後退餘地,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