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中國內地] 人民日報:對訛人者,懲戒當頂格

7月27日電/老人摔倒訛人的老戲文,又上演了。據媒體報道,四川彭州一名騎車摔倒的老人拽住上前關心的學生不放。結果監控證明了學生的清白,老人被警方批評教育。 公仔箱論壇6 v( N( r% M5 W/ K0 s/ y% H$ A8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N) S  A6 a7 G6 D6 s/ i
  助人是善,誣人是惡,哪個該做哪個不該做,這對小朋友都毋庸多說。然而在現實中,善意屢屢被反咬一口,做好事的成本大大提升了,寒了人心,壞了風氣。 % v) _% d; V7 s) G1 @$ L8 r
os.tvboxnow.com6 z4 K4 T3 h$ z
  到底有啥辦法,能杜絕這種自己摔了還訛人的醜行?光憑教育,顯然力有不逮。辦法辦法,要“辦”這些碰瓷者,還得在“法”上發力。
: ~2 O5 y' k. c, N$ Tos.tvboxnow.com
3 O1 g  C3 h+ A8 K9 ^# H  首先要靠立法,為懲惡揚善提供明確的法律支撐。對於施救,美國有“好撒瑪利亞人法”,保障施救者一般不必為搶救中出現的問題擔責。國內也有類似的舉措。日前提交審議的《北京市院前醫療急救服務條例(草案)》就提出,患者及其家屬如捏造事實向提供幫助者惡意索賠,將承擔法律責任。 tvb now,tvbnow,bttvb2 B6 o" ~. c$ J/ J9 P, M0 n' Q! `

. i+ p/ f- |  y7 t* Z! Ptvb now,tvbnow,bttvb  像這樣約法三章,把權責清單列明白,就能夠免除做好事的後顧之憂,讓訛人者沒有胡攪蠻纏的空間。
# a" l$ M" y8 C6 b" w
! j+ l" q  d$ h* g( W# {* |. \3 N9 }tvb now,tvbnow,bttvb  同時要靠嚴格執法,真正提高碰瓷訛人的違法成本。對於事實確鑿的訛人事件,嚴辦沒商量。大事化小圖省勁、看在年長就開恩,這種執法思維,小了說有和稀泥之嫌,大了說有違法治的精神。如果“訛成了能大撈一筆,訛不成充其量是批評教育”成為一種潛規則,如果惡意訛人者的陰暗行為得不到觸及靈魂的教訓,那麼再好的法條也不過是紙老虎,難以發揮震懾與懲戒的效力。 tvb now,tvbnow,bttvb" v) {" o; y: D  C: R
" R( W: z% k% x4 m( F* ^
總之,防治訛人現象要靠司法力量綜合施治,通過典型判例形成正確的導向,通過媒體向社會宣示:碰瓷訛人這種行為,惡劣到一定程度,該頂格處理就絕不罰酒三杯,該判敲詐勒索罪的就要依法處理,不打折扣。 , D4 |) p; b' @& v

5 ~( U. K" u) ^0 `8 e% w2 A! y1 B  而對於事實糾纏不清、難辨責任的案件,則應該研判其審理對社會風氣的引導作用,考慮到社會福祉的最大化,審慎處理,盡可能地避免傷害社會善意、助長訛詐之風的效果出現。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B; f( u/ p, V
tvb now,tvbnow,bttvb- @2 M# t4 D. b4 v+ A$ V+ \0 J2 [' ]
  只有毫不含糊地依法治訛,頂格懲戒碰瓷訛人行為,才能在複雜的社會風潮中,樹立鮮明的旗幟,形成良好的示範效應,真正變“扶不起”為“訛不得”。
Truth can not be deleted by any means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