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警惕市民「四個斷擔挑」的家庭計劃指導會,最新的宣傳片是鼓勵市民不妨做好計畫「四人大合唱,甚至湊夠數參加籃球賽」。這個對子女數目態度的一百八十度轉變,反映本港社會生育率的變化和對人口老化的憂慮。要鼓勵市民多生孩子,不能單靠宣傳,還要在政策上多所配合。
" q. \- k" E: r" X, n; b 四、五十年前,家計會推崇「一個嬌,兩個妙」,形容三個已經「吃不消」,四個更是「斷擔挑」,構成難以負荷的家庭重擔。家計會又針對社會上重男輕女要追個男丁的想法,提出「兩個就夠晒數」,叫人「無謂追」,「追得到,也未必好;追唔到,生壞肚。」tvb now,tvbnow,bttvb$ n5 L' [) J1 G3 u2 a
在人口爆炸的歲月,家計會提到家庭計畫,重點是節育。今天社會卻超額完成了「兩個夠晒數」的指標,甚至過猶不及,根據家計會的調查,已婚婦女平均生育子女人數,到二○一二年跌到一點二四名。os.tvboxnow.com+ y( }2 J. ^5 ~! q+ G
生育意欲升 環境多掣肘& W: _0 h8 l; H, A
都市化導致出生率下降,是世界各地普遍現象,尤其是今天本港社會中產化,男女教育程度高,婦女就業普遍,對培養下一代的要求,以及所花的心血和金錢,遠比當年以草根階層為主的社會為高為多。
6 l& C6 [& p* L7 c5 B8 A4 b% F 現時樓價寸金尺土,要生多一、兩個小孩,居住單位須由細轉大,開支亦不菲。子女多了,要花更多精神、金錢和時間栽培。一些在職妻子往往覺得不易兼顧事業與家庭,願意為了子女犧牲工作,家庭人口增加,開支增多,收入卻少了,財政和精神壓力都難免加重。這些都是增加生育的阻力。
% v6 a* a+ T6 P6 ]8 _* M# ^ 值得留意的情況是,雖然生育率下降,希望生孩子或生多個孩子的婦女人數近年卻上升,家計會調查顯示,接近四成的婦女覺得孩子數目未達理想,估計其中一個原因是遲婚或者遲生育。
) X) Z7 W3 [7 Y! K 利誘之外 還須破除障礙
; ^* B, [( X' B8 x% c, l4 i 今天的年輕中產婦女多接受過大學教育,畢業後又在職場拼搏,結婚較遲,如果與丈夫希望婚後多享受幾年二人世界,生孩子就更加晚,成為高齡產婦,一些人錯過了受孕生育的最佳年齡,甚至要向家計會求助人工受孕,令計畫生育在今天不再限於節育這麼簡單。
7 k1 o: m1 H* @+ K. T5 ]3 A 希望生孩子或生多個孩子的婦女多了,卻要面對客觀條件的諸多掣肘。這需要政府和僱主的配合。今天政府大增子女免稅額,第一至第九名子女一視同仁,展示了在財政上鼓勵生育的態度。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m7 D ~3 ?, ]: B/ C
不過,單憑金錢利誘,不足以奏效。新加坡甚至出動現金津貼和比香港長的產假,生育率卻無大起色。在香港,生兒育女面對的,不止是錢的問題,還有時間問題、照顧問題。社會需要更多半天兼職、彈性上班時間和家中作業的機會,方便中產婦女兼顧事業和家庭。政府更需有長遠和連貫的政策,在開發土地提供居住、教育和醫療設施方面,以及開拓新產業促進就業,讓年輕夫婦看到下一代的出路,才會願意「生多幾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