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開水
5 ~* T! d7 d9 l2 C8 { d7 B) Uos.tvboxnow.com多飲多尿是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之一,有的糖尿病患者誤認為多尿是由於多飲所造成的,所以為了控制好糖尿病,在控制飲食的同時,也應該控制飲水。這種觀點是不對的,而且有害於健康。
2 |8 u s1 J7 b# g7 R/ L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過高時排尿量就必須增加,以便藉由尿液把糖分排出體外。由於尿量增多,體內的水分也大量流失,因而會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口渴,促使患者大量飲水。也就是說,患者喝水多,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措施。糖尿病患者如果故意少喝水,會造成血液濃度增加,過多的血糖和血液中其他含氮廢物無法排出體外,這樣可能引起嚴重的後果。至於腎功能不全,伴有水腫的患者則需要控制喝水的量。公仔箱論壇. b+ [* r9 Z, v
2)綠茶
. D' [: H- H# |2 p4 d綠茶對人體的保健功效已經是眾所周知,但你可能不知道,綠茶還具有控制糖尿病的特殊功用。綠茶之所以能控制糖尿病,是因為綠茶中所含的兒茶素能降低三酸甘油脂的濃度,具有很好的降血糖的作用。因此,多喝綠茶是防止糖尿病最好也最簡單的方法。tvb now,tvbnow,bttvb* u, c. i( c( ~) _7 k
提示/用冷開水來浸泡綠茶,可以使降血糖的成分不被破壞,另外,以喝淡茶為宜,因為濃茶容易導致骨質疏鬆。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S1 [4 A; }/ j0 [; {. m3 c1 X
3)鮮茶葉
* l: D6 I, u, H, v# ^, p& |& Mtvb now,tvbnow,bttvb不但喝綠茶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茶葉也有同樣的功效,方法是將剛採的茶葉,用冷水洗淨晾乾,切不可烤、烘、炒。然後取這種茶葉十克,用五百CC的冷開水浸泡5~6小時後飲用,最後將茶葉一次吃掉。
8 c4 _; e0 S( }. b( n8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提示/服藥後不要喝茶,如要喝茶應安排在4~6小時後。喝完茶後如果會感到胃部不適,就不宜用此方法。容易失眠的人,則要避免在睡前2~3小時喝茶。os.tvboxnow.com; G" P3 L8 ~4 N* M) D s
4)咖啡6 c; m3 `: K8 a1 i/ L6 Z: F
每天喝幾杯咖啡,也可以預防糖尿病。如果每天喝六杯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並持續12~18年,男性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會減少一半,女性的患病機率更可以降低百分之70。這可能是因為咖啡中含有鉀和鎂,可以影響人體內醣類的轉換,促進新陳代謝。另外,研究發現,咖啡中含有一種叫做綠原酸的成分,具有抑制血糖上升的作用,能預防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tvb now,tvbnow,bttvb. J# y8 v$ `+ E3 V7 k3 o
提示/每天固定喝咖啡不僅對於預防糖尿病有好處,對那些過度肥胖的人也十分有益。
! R6 o U* W7 m I7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牛奶
/ J) d! V1 T+ C9 I$ t# |公仔箱論壇牛奶是非常適合糖尿病患者飲用的一種飲品,含有大量的水分,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及適量的脂肪,能提供糖尿病患者多種營養成分,但對血糖、血脂的影響又不大。另外,值得提出的是,東方人普遍缺鈣,進入中、老年後鈣質流失的情況更加嚴重,得了糖尿病後缺鈣的問題更加顯著。老年糖尿病患者罹患骨質疏鬆,造成骨折的情況也相當普遍,所以補充鈣質是糖尿病人所必需的。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鹽,每天喝兩瓶200毫升的牛奶,對鈣質的補充有很大的幫助。
4 z$ _* x+ }& l& itvb now,tvbnow,bttvb提示/雖然糖尿病患者應該喝牛奶,但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喝牛奶時不能加糖,當然加人工代糖還是可以的。也可以喝無糖的優酪乳。
7 w; u8 |6 n; ^( G' b* o5 m6 Dtvb now,tvbnow,bttvb6)綠豆湯
! x2 O' f, }/ a, P9 S5 _' h現代醫學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三多一少的現象(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相當普遍。醫生從臨床治療中發現,有些糖尿病患者喝綠豆湯能緩解煩渴、多尿的症狀。患者每人每天飲水的量也大為減少,同時多尿症狀也明顯減輕或消失,對於控制病情的發展非常有效。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e6 A& V" ]9 t
提示/綠豆湯食療法:每次一碗,每天兩次(上午九點及下午三點),持續食用有益身體健康。tvb now,tvbnow,bttvb3 G2 S* p9 o1 p0 F
# O6 s8 J3 C6 u# X(本文摘自/輕鬆駕馭糖尿病/世茂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