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曾維龍/重訪天狼星詩社,再思馬華文學

稍微對馬華文學史有所涉獵者,即知道天狼星詩社在1970年代如何讓一批文藝青年聞之起舞,甚至瘋狂。溫任平和溫瑞安兩兄弟成了文壇上的傳奇。尤其在後者出走至臺灣成立神州詩社,書寫武俠小說,以幫派形式組織詩社,直到今天依然為馬、港、臺三地津津樂道。在學術研究的平臺上,我們可以不必將天狼星詩社的種種浪漫化。我們要提問的是他們倡導的文學觀念如何影響馬華文學的場域?如何在這一文學系統中尋找定位,甚至影響馬華文學系統的形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E. N8 m' u/ M" x, q: S9 x$ A
os.tvboxnow.com$ g. i; e+ w; r8 b- v
9 h* h/ M. F# K: W4 g- V6 C4 w
tvb now,tvbnow,bttvb2 H, k; E( T$ T& W5 n5 ~
回顧本身的求知路上,馬華文學一直是念茲在茲的關注領域。一則從本科報考中文系開始,文學研究便是興趣所在;二則生於斯,長於斯的觀念始終在腦海縈繞著。兩者結合起來,成為博士階段論文選題的方向和動機。然而在思考為何研究時,當時面對的另一更大問題,或許是如何使「馬華文學研究」成為可能。os.tvboxnow.com- u- Z8 `/ Q2 p; X$ }8 q
這一問題的潛臺詞是以馬華文學作為研究對象的意義何在?馬華文學的份量是否足以撐起成為一門學科領域?早在2000年,林建國〈方修論〉(《中外文學》第29卷第4期)中指出,「方修在馬華文學史上有著很特殊的地位,不只因為他參與了史料的整理,更在他使馬華文學的研究成為可能。」這是很高的評價。所謂研究,就是要把眾多紛亂的現象、規律、個案化約為知性的形式,使之成為首尾一貫的合理體系,最後成為一種知識。公仔箱論壇& h' l2 S; b( m8 W' q
方修:史料研究的奠基者公仔箱論壇( V3 |( S: ?  {, k/ _1 h3 `2 a
方修以一己之力,把馬華文學整理成史,並一以貫之將各個時期的文學現象進行歸納和論述,才有了戰前第一份文藝刊物是出現在哪個年代,戰前第一篇以白話文寫作的短篇問題小說由何人書寫、內容為何等文學常識和馬華文學的主體性。當然,後來者不乏對方修的批判與修正,他主編的《新文學大系》的局限性也是客觀存在的,但他下的功夫至少清楚體現了研究的需要和價值。因而今天我們要討論馬華文學的研究時,必須從方修開始談起。易言之,如果無法認同他的文學史,我們就要力證「馬華文學研究」不僅可能,而且這種可能性的存在是多元的。
/ l* _% B, l( Z' V; H, n公仔箱論壇+ y, r- D+ i2 @0 W% T
依據上述思路出發,我和幾位大學同儕嘗試在今年七月召開一場馬華文學文學研究和傳播研討會,準備從一個偏窄的主題——「天狼星詩社和現代主義」——討論馬華文學研究的可能。我形容「偏窄」是因為過去二十年來舉凡有馬華文學研討會,其主題總是寬泛的,摘取了西方文藝理論片面流行的術語即作為會議主題。直到當下,這些研討會的學術累積到底有多少,只能存疑。如果從1997年馬來西亞留臺聯總主辦的「馬華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馬華文學的新解讀」算起,有關研究議題始終停留在:何謂馬華文學?馬華文學與國族建構的關係?馬華文學的現代性、中國性?……等宏觀理論或議題相對廣泛的方向設定。其結果是馬華文學到底存在嗎?馬華文學當下的面貌如何?更重要的是,這些年來的作家、作品究竟為馬華文學研究帶來哪些意義?% Q& h# b7 B% u6 `8 i+ G5 D5 `
從這個角度思考,在眾多宏觀理論和個人的審美主義下,馬華文學始終處於含糊曖昧的狀態。中國學界把馬華文學視為世界華文文學的一個板塊或旁支,馬來西亞旅臺學者近年習慣用「離散」觀察馬華文學。直到史書美質疑「離散」(diaspora)概念,提出華語語系文學以取代「離散文學」後,馬華文學在世界、跨國的比較中似乎才有了比較明確的定位。惟這似乎還不足以證明馬華文學研究的多樣性,還需要更多豐富的枝節和內容以證明這點。/ o/ A( d, S; t! A
詩社文學觀的影響
% a, `8 }) T! w8 y8 Cos.tvboxnow.com
8 T% J+ l6 ^  @8 X! j2 Z* Z/ t% T公仔箱論壇因此,在設定研討會議題的過程中,天狼星詩社這一具體對象應當是可為的。稍微對馬華文學史有所涉獵者,即知道天狼星詩社在1970年代如何讓一批文藝青年聞之起舞,甚至瘋狂。溫任平和溫瑞安兩兄弟成了文壇上的傳奇。尤其在後者出走至臺灣成立神州詩社(上圖),書寫武俠小說,以幫派形式組織詩社,直到今天依然為馬、港、臺三地津津樂道。
; q" ?$ g! H/ d3 c6 j4 tos.tvboxnow.com在學術研究的平臺上,我們可以不必將天狼星詩社的種種浪漫化。我們要提問的是他們倡導的文學觀念如何影響馬華文學的場域?如何在這一文學系統中尋找定位,甚至影響馬華文學系統的形成?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e7 b; u7 _! U* l* a' R
從討論天狼星詩社的作品、作者群開始,釐清和瞭解1970年代在地的文學狀況和氛圍,以分辨過去的馬華文學與當下的馬華文學形態的不同。與天狼星詩社平行的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兩者之間的辯證關係又是如何?天狼星詩社同仁建構的論述,是否足以自證他們是哪個時代文學的驕兒?如果是,文學史如何處理他們的幫派史?他們的文學論述是否唯一的一個時代的論述?相對而言,天狼星詩社以外的現代主義文學如何在馬華文學內部呈現?
2 X# l4 G+ i3 S$ M; C5 c! L公仔箱論壇從文學經驗主義(Empirical Theory of Literature)談起,逐步把一個時代的文學現象、作者、作品談起,繼而建構我們的文學傳統。研究的規格和門檻應當更為強調整體性,將經驗轉化知性的討論和知識。
3 J9 |, [+ a: F( u4 g3 p9 q為此,我主張未來有關馬華文學的研討會應當更為細緻分工。不妨設定具體的專題對象或文學現象為主題,以豐富馬華文學研究的實證基礎。「天狼星詩社和現代主義」研討會,是我們嘗試的第一步。
增強我地華人影響力。加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