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中文電影和華文教育一樣得來不易,箇中原因與電影是一項昂貴的投資脫離不了關係,加上本邦偏頗的文化政策,只要能拍,宣傳夠足,用歡樂和悲情來打動華人觀眾,內容好不好沒關係。因此本土中文電影水準往往維持在一個易於理解、表演隨性和被大多數人接受的程度。當電影人用這樣的心態再生產電影時,觀眾遲早會醒悟的。說得難聽一點,電影票房大起大落的現象,純粹是投機主義者催生的泡沫經濟罷了。
: t% E. S) m. |, r- Utvb now,tvbnow,bttvb一如多數本土中文電影,《華Xiao英雄》素質低落,慘不忍睹。一旦沒有賀歲檔期加持,不但票房岌岌可危,更徹底曝露低度發展的創作困境。所謂創作的「低度發展」,亦即:一、攝影、剪接、劇本等缺乏專業表現;二、故事發展單薄,橋段稚氣;三、情節變化率性而為,不顧前後因果的連貫性;四、表演方面極盡誇張之能事,敲鑼打鼓地刻板化、低能化角色。五、對反智和喜劇的界限混淆不清,以為效果奇佳,實際上是強迫觀眾參與一場尷尬的家家酒遊戲。
y+ \) W* x) U z&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拿來這些應付心智未開的青少年,或在佳節氣氛催眠下麻木不仁的大眾,猶可蒙混過關。但在新春檔期,各方大片來勢洶洶,政策上也有「強制上映制度」(Compulsory Screening Scheme)限制入場者,《華Xiao英雄》要在這塊已經不大的餅分一杯羹談何容易?至於其他日子,更是嚴酷的素質和觀眾忠誠度的雙重考驗。
* ?: C. T: p& u8 K! j# G {/ W# Dos.tvboxnow.com本片自我標榜是「大馬自1957年獨立以來,首部在電影院上映的華教題材電影」。這麼說固然有錯,它所借鑒參考的素材我們並不陌生,信手拈來的近例,就有雪蘭莪州白沙羅新村華小遷校事件和吉隆坡精武華小地段遭強行徵用。熱愛華文教育的華英雄,被派到偏遠的華小教導華文。惟該校卻因人數不足而面臨關閉的命運。為了拯救小學,華英雄嘗盡苦頭去說服當地各族居民。沒料到,貪婪的校長和無良發展商暗中勾結,想盡辦法變賣校地。最後華英雄憑著不屈不撓的毅力感動村民,共同築起保衛華教的堡壘,擊退背叛母語教育的敵人。6 {; }; L7 {2 g; q+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2 X5 O& w! v+ M# a! [/ |) C1 k9 |
爛片王與名編劇的傑作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n! f2 x' U% S1 ]$ U
耐人尋味的是,這麼一個地域性強烈的題材並非由本地導演執導,而是找來香港的李力持擔任「顧問總導演」,並由馬來西亞籍的李家鋐當執行導演。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所託非人,李力持雖有「周星馳御用導演」的光環,但自從與周氏分道揚鑣後早被觀眾封為「爛片王」。什麼是「顧問總導演」?是無決策權的「顧問」抑或是在遠方運籌帷幄、下達命令的「總導演」?是否表明李力持既能決定《華xiao英雄》成績的好壞,又可以隨時撇清責任,皆因只是「顧問」?
: Z. D5 f. F0 h; I0 w8 d H a" j公仔箱論壇如此分工不清,注定要出問題。出資兼故事原創者關德輝又遇人不淑,不了解一片之導可讓爛故事化腐朽為神奇,也能把好劇本拍得不知所云。雪上加霜的是,編劇李勇昌此前的作品《大日子》、《天天好天》、《一路有你》儘管貧乏空洞,竟也勝過《華xiao英雄》的恣意妄為。
1 T7 Z" n* ]! X8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在此僅舉數例說明本片如何熱情地擁抱幼稚與愚蠢。情節之一是校長勾結發展商施計趕走學生,待政府關閉華小後發展土地,有違情節、人物動機合理性的是,發展商挖空心思阻擾村民、聘泰國殺手對付華英雄全是為了建造化糞池!難道不是發展地產、建造豪宅、酒店更符合財團、商人利益至上的本性嗎?(甚至蓋一座馬來餐廳也合情合理)
7 x0 \4 W( c% O( V; A9 A4 Y8 L公仔箱論壇電影除了有正反派角色外,當然也不乏一些有待被匡正的迷途羔羊,在片裡代表的是一群遊手好閒的小混混、流氓。可是這群目不識丁的流氓竟然是戲劇系的學生,片末的關鍵時刻還靠他們「精湛」的演技扭轉局勢。請問戲劇學生成立幫派理由何在?莫非是編劇為了批判華社教育徹底失敗?公仔箱論壇. x" p6 K( A$ k! M& z3 f- q6 T9 |
由李承運飾演的大反派,按照通常做法應與關德輝決一勝負彰顯邪不勝正。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反派的女人突然跳出來說懷孕了,李承運立時泄了氣勢,莫名其妙地宣告關德輝獲勝。
. G" b7 b" n4 \/ _0 [; T在高潮戲中,壞校長和董事被空無一人的課室欺騙,以為所有學生都被趕走。萬萬沒有料到,那些空課室是用3D繪圖畫出來的布幕。另一邊廂,歹角自以為軟禁了學生,其實他們都到了學校(藏在布幕後面),受困在家的「小學生」都是由改邪歸正的戲劇系「前古惑仔們」假扮。tvb now,tvbnow,bttvb( p/ O) j; j0 `, h, h
——不知道有沒有人還吃得消這樣充滿狂想的喜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t5 \" s' L8 S0 [3 a# ^& T
tvb now,tvbnow,bttvb# ]% M3 b" ?5 m [: O9 ^ ^
反智傾向成創意絆腳石公仔箱論壇6 W% X; o: j& d. r- y. W7 k% P8 G
這幾年來本土中文賀歲片不止在技術上沒有精進,而且保留明顯的反智傾向。令人憂慮的是從新年票房上看,販賣角色的低能仍然是取悅和討好本地觀眾的不二法門。電影人將批評的聲音,歸咎於「優越感」、「瞧不起本土貨」、「不瞭解拍攝付出的血汗」……,且自我降格為無需認真對待,純粹博君一粲的「非藝術電影」。這無疑是一種拒絕承認問題的態度,反映在電影裡頭就是:盡最大的力氣幫助觀眾逃避現實。公仔箱論壇* ^& A# T1 ]& l& a( ]
《華xiao英雄》最令人火冒三丈的地方,就是把微型華小面臨倒閉的命運的矛頭指向崇洋媚外的華人(例如滿口英語的校長),迎合當今華社「內部敵人」的想像,而非揭示更具現實意味的村鎮人口外移,或城鄉差異、資源分配不公、發展不均等政經問題。教育部官員最後主持公道,趕走校長,力保華小的存在,這當然又是一個閃躲現實、美化主事者的活生生例子。: [8 y U: z. V
本土中文電影難以散發光芒,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一群從美學觀到執行能力皆嚴重滯後的井底之蛙主持大局。這些「專業人士」除了掌握一套多語搞笑的本土化策略和投華社所好宣揚孝親敬老(如今可再加上愛我華教),技止於此。再三發作的喜劇癖和道德佈道,已成為中文電影發展的絆腳石。中肯言之,這些人究竟是不敢更進一步,抑或無能更上一層樓?其中又是否牽涉到這些電影人的深層心理結構?1 ~! j7 m$ t9 C; u, Y
os.tvboxnow.com, i" _# O/ y0 l7 K2 `% G
理想缺席的本土中文電影' [- D. n& `9 C K, _1 n4 b
我們都知道,中文電影和華文教育一樣得來不易,箇中原因與電影是一項昂貴的投資脫離不了關係,加上本邦偏頗的文化政策,只要能拍,宣傳夠足,用歡樂(新春佳節)和悲情(拍攝和爭取上映時困難重重)來打動華人觀眾,內容好不好沒關係。因此本土中文電影水準往往維持在一個易於理解、表演隨性和被大多數人(闔家大小)接受的程度。這麼一來電影人放逐了電影——沒有鏡頭的運動、沒有影像的表現力、沒有場面調度、沒有蒙太奇、沒有角色發展、沒有故事、沒有創意……。os.tvboxnow.com0 [9 c2 z% F0 ?1 \, G, k
當電影人用這樣的心態再生產電影時,觀眾遲早會醒悟的。2014年本土中文電影整體票房成績不復往日光彩,連票房保證「阿炳」林德榮的《吉龍坡》也省下經費「偷偷上映」。說難聽一點,電影票房大起大落的現象,純粹是投機主義者催生的泡沫經濟罷了。os.tvboxnow.com! e9 K- I# |. M) l$ I2 R! Q( O
務實的人們經常嘲笑理想主義的不切實際和書生之見,但我們的中文電影界缺乏的,恰恰就是慾望創造傑作的理想主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