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聯散不散?既是謀略、更是價值之爭。而價值之爭,爭的其實是制度。馬來西亞獨立迄今,制度走到臨界點,大概也就兩回:一是1969年513事變後的混沌政局;二是國家正逐步邁向政教交纏體制的此刻。馬來西亞此刻亟需大視野及有力論述,來阻止政教分離的憲制進一步遭到稀釋。要確保制度,寄望某某人或某某派,顯然都不是靠得住的事。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z, [8 O1 c* a) D& X; N9 ^
今年三月伊刑法爭議正熾時,公正黨策略局主任沈志勤曾對媒體強調,民聯沒分道揚鑣的必要,因「民聯是根據共同綱領而存在」,眼下不過是彼此在鬧意見。他以歐洲政治聯盟為例,說明國人有此一問,主要是沒真正瞭解歐洲的政治聯盟。舉例:英國的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德國的基督教民主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執政期間都曾公開鬧過意見,但只要信守綱領,聯合執政還是可以走下去。5月7日,自民黨在英國大選遭遇重挫,為聯合執政付出了慘痛代價。自民黨由上屆57席直墜至地獄境界的8席,黨魁克萊格(Nick Clegg)灰頭土臉下台。tvb now,tvbnow,bttvb( c7 V7 w1 v1 J; c
沈志勤將民聯與英國上屆的執政聯盟相提並論,似忽視了兩者的幾項基本差異。首先,英國保守黨和自民黨是2010年選後才被逼結婚的,媒人則是沒任何政黨議席過半的政治現實,保守黨尤其心不甘情不願。兩黨在本屆大選照樣在選區對戰,自民黨更一早張揚,選後不排除改和工黨共組聯合政府。這與民聯諸黨選前就基於理念結合、分配議席避免對戰的結盟層次,當然有別。民聯本就是抄自國陣的族群大結盟模式,追求「永續」,不是偶爾劈腿型。被逼婚的,一有機會就勞燕分飛,可以理解;自由戀愛說要白頭偕老的,當然不能沒有個交代,就各自幹嘛去。喝過喜酒、給過禮金的親友(選民),自然要八卦追究。+ M% I; w( L+ X
(照片來源/The Washington Post)os.tvboxnow.com7 Y) N/ o/ K- m( y
民聯可比歐洲政治聯盟?os.tvboxnow.com$ K& ] u9 c. V: m3 D
其次,沈志勤強調政治結盟「異中求同」的本質。政治的確講究不同利益間的折衷妥協,但行動黨∕公正黨與伊斯蘭黨之「異」,又豈是英國保守黨和自民黨之間的意識形態差異可比?西歐諸國,政治上的主要意識形態差異,雖在左、右,但政黨再怎麼右,不會往法西斯的離奇境界走;政黨再怎麼左,也不至於拐去搞無產階級革命。換句話說,英國保守、自民兩黨容或有諸多政策歧異,這些歧異卻全都無涉社會體制的基本變革。兩黨在政治光譜上的距離,並不遠。反觀伊刑法、伊斯蘭國爭議,都事涉國體的根本變革:前者直接衝擊馬來西亞普通世俗法制的根柢;後者則意圖顛覆政、教分離的立國根本。tvb now,tvbnow,bttvb5 Y" a' P1 f+ n" `
黃進發曾為文解釋民間目前的政治疲乏,「真正原因是民聯已到了意識形態的瓶頸」(〈政治疲乏抑或意識形態瓶頸?〉,燧火評論,2015.03.16)。愚見以為,瓶頸早就晾在那裡,「不瞭解歐洲政治聯盟」的民眾,顯然都知道。2008及2013年兩屆大選,不少選民為求大變,採取策略投票,信從了在野政治菁英的政治保證,但這當然不意味著非穆斯林對伊斯蘭黨疑慮已消、馬來人對行動黨猜忌不再。選後「瓶頸」再現,在野菁英就難怪民間不夠堅定。
) O3 K6 ~6 v6 _4 v& T公仔箱論壇民聯散不散?這既是謀略、更是價值之爭。而價值之爭,爭的其實是制度。馬來西亞獨立迄今,制度走到臨界點,大概也就兩回:一是1969年513事變後的混沌政局;二是國家正逐步邁向政教交纏體制的此刻。1969至1970年間,以東姑為首的巫統保守權貴遭不滿現狀的青壯派奪權,面對非馬來人「威脅」,內部一度有專政之議,馬來西亞民主政體差點壽終正寢。至於當前政教交纏的體制隱患,不認為是迫切危機者大有人在。一曰政治現實:伊斯蘭黨沒有搞伊刑法的條件,再怎麼算計,都不可能獨力於國會通過私人法案,放心。二曰假議題:伊斯蘭黨和巫統並不真的想搞伊刑法或伊斯蘭國,虛來晃去都是政治人物在操作圖利,安心。
% {# @; i, [- |9 J1 e0 p(照片來源/America Aljazeera)公仔箱論壇4 ^- R2 S4 N* E. r4 j
政治交纏體制漸趨臨界點
4 J: R$ `8 W0 n M7 Z# hos.tvboxnow.com這種說法,說是不察溫水煮青蛙,怕還顯得輕了。危機早有伏筆,眼下逐漸失控,過了臨界點,舊體制即難再復。伊斯蘭黨和巫統自1980年代始的伊斯蘭化競爭,早就假戲真做,開啟了政教交纏的體制雛型,換句話說,政教交纏已是事實。箇中關鍵,就是1988年馬哈迪政府修憲確立的兩套並行民事法(即普通法下的世俗民法和伊斯蘭民法)與相應的兩套法院體系。此後層出不窮的家庭改教爭議和對穆斯林的侵權管束,皆源於此。其次,以官方宗教為名,開始將一堆有沒有的宗教機構,漸次塞入國家及州政府的行政官僚體系,或強化既有機構角色,讓國家之手,直接伸入穆斯林的私人生活空間。兩套民事法、兩套法院體系及大小宗教機構運作數十年,已經養出一大群伊斯蘭法法官、律師、學者、官僚,既得利益盤根錯節,未來要改,已難撼動。
# J3 l& J. Z9 [0 h4 I3 k而所謂失控,看看非伊斯蘭黨執政的州屬近例即可。登州的購物商場和餐飲店,目前每逢週五午禱時段,都要配合禁令休業兩小時,以免穆斯林男子在商場偷懶流連。吉打州的穆斯林,則若膽敢缺席週五午禱連續三次,就可能會遭宗教局提控,且宗教局靠的,主要就是同村人的舉報。僅此一瞥,即可見馬來社會的伊斯蘭化競爭至今未歇,政教交纏的體制,正在蠶食民權。但這絕非馬來西亞立國時的憲政原貌。
, ?& b+ T+ T( u* e9 F5 N( S公仔箱論壇黃進發的前述鴻文也談到「國本」,即政治聯盟以外,民聯的社會聯盟(social coalition)有兩個核心:一是追求更民主、自由、平等的馬來西亞;另一則認為民主、自由、平等之追求,不該背離以伊斯蘭和馬來民族為主體的國本。兩者在認定「這究竟是誰的國家」的問題上,存在基本差異。民眾既非一個同質體,則個別政黨的算計,就是在回應不同「人民」。
- A/ |* S: O1 B1 m. {, Fos.tvboxnow.com(照片來源/Reuter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5 j+ i7 X* [, H" s
國家介入公私領域不分
, M9 E" h1 S( F! L' W這無疑是敏銳深刻的洞察。不過制度如果對,宗教分歧本可以不是問題。姑不論馬來西亞的國本到底該不該是伊斯蘭和馬來民族,一個政教分離的世俗政體,一如馬來西亞早年,並不排斥象徵意味的官方宗教,關鍵只在公領域及私領域的清楚界分。宗教信仰乃私領域的個人與民間教會之事,不該由國家插手代管或主持獎懲,如此而已。馬來西亞是「穆斯林為主的國家」,顯然沒人會有異議;但若走向伊斯蘭國的政教合一政體,則奉伊斯蘭為國本者,也未必歡欣鼓舞。至少城鎮的中產馬來人群體,就多有保留。
" u+ x, q( Z0 E. b2 l納吉為挽岌岌可危的首相權位玩火,本意或不在變更國體,圖的不過是度一時難關。但回顧1980年代的體制漸變,當知體制開了岔,就自有其運作規律,越滾越大、漸行漸遠,再回頭已滄海桑田,難於挽回。林吉祥沒錯意識到了這場危機,惟其解決之道,卻是要找歷屆首相中對國家體制摧殘最烈的馬哈迪聯手,誠然諷刺。) x$ x4 x% u' r5 g1 f$ }
政治領導需要謀略,也應該算計。不過關鍵時刻的關鍵抉擇,是歷史責任,含糊不得。行動黨的算計,讓它寄望伊斯蘭黨內的開明派,雖已公然拒絕和哈迪阿旺合作,卻要靜待該黨六月黨選塵埃落定後,才定下著。而與英國大選同日投票的峇東埔補選,公正黨得票率無甚變化的事實,也可能助民聯苟延多一段時日。不過謀略以外,馬來西亞此刻亟需大視野及有力論述,來阻止政教分離的憲制進一步遭到稀釋。要確保制度,寄望某某人或某某派,顯然都不是靠得住的事。民聯該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