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資訊研究組發表研究報告,表示財政司長曾俊華在新財政年度,撥出三百四十億元用作一次性紓緩措施,但香港屬於外向型經濟,市民從紓緩措施得到的額外收入,很多時候會用作購買進口貨物和服務,可能會減弱紓緩措施帶來的經濟效益。根據聯合國的估算,二零一零年香港市民每增加一元消費,只能為本地生產總值額外增加八毫六。簡報指,本港長遠而言要提升生產力,應對人口老化和勞動力萎縮的挑戰,但公共教育開支增長緩慢,情況惹人關注。報告又指,建議成立的未來基金,會將財政儲備用作長線投資,賺取較高回報,應付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構性財赤,但政府存放在外匯基金的財政儲備,由零九至一四年間,投資回報未見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