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健銘: 香港電影的南洋市場1 d+ }2 F% f# m( r/ v! n; E
) C% K2 z% `/ V" d v
tvb now,tvbnow,bttvb; Q ?. C; ?5 m' j
【編按:立場博客鄺健銘,出版新書《港英時代 — 英國殖民管治術》。本網將陸續刊出書中部份章節,另看作者文章專頁。】+ _0 T' H& q3 x. \, o* ^
4 K, e3 \! M7 A9 d; E2 l
還有兩個因素令香港電影在五、六十年代不得不依賴南洋市場:一是1949年後的「中港邊界」,意味中港關係的隔絕;二是1950年代日本囊括香港、台灣、馬來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尼與泰國為成員,推動建立東南亞製片人聯盟和舉辦「東南亞電影節」,並以香港為出口日本電影到新馬的跳板,而背後的冷戰防共政治力量是重要的發展因素(電影節現名為亞太影展,2014年在澳門舉行頒獎禮)。這都促使香港成為東南亞防共地域一員。
9 O" \; i5 C% o- t0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z4 i- R, n, ?/ I* O$ K
從1960年新馬華人充滿民族主義色彩的反日視覺,可以見到香港對日本影業進軍東南亞的重要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f; {2 V4 m: `# N; [* [# n
tvb now,tvbnow,bttvb: |9 W- T. L' Z& q9 X9 B; |
「日本影片在第二次大戰之後,急起直追,經過幾年的刻苦經營,在製作上早已有了全面的改良……但是在發行上,日本影片一直未能在東南亞與國片分庭抗禮。不過日本早已看出東南亞市場的易於攫奪,於是始建組成亞洲影展,而利用這一影展為跳板,……將日本影片推廣到東南亞各地。香港的製片人沾沾自喜的參加每年舉行的亞洲影展,而又愚而好用的被日本製片人所利用,事實上他們扼害國語影片的罪人。」公仔箱論壇) V+ \# m6 X+ y6 m( D3 h
( R$ ~% \- W8 r* G L公仔箱論壇不過在五、六十年代,香港依然是左派電影的基地。周恩來曾呼籲香港應該「背靠祖國,面向海外」,這也是左派電影公司肩負的信念。冷戰期間,西方國家以聯合國名義對中國實施禁運,香港的左派電影公司便因此成為直接向海外華僑宣傳「新中國」的文化機構之一。 341964年負責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廖承志在北京電影工作會議這樣說:「香港電影是祖國電影事業的一部分,用軍事術語來講是個『側翼』。既是一部分,又是個『側翼』,就應該與內地的電影大體上有個分工,二者有共同的要求,但也不能完全一樣。」
9 l: W/ l' v }% V: Itvb now,tvbnow,bttvb. ]2 h0 u1 g: O
香港左派電影公司與大陸的合作方式主要有兩種:(一)以獨立製片公司名義和大陸的片場合作;(二)以匿名合作方式,改編中國如曹禺、巴金、茅盾等作家的話劇與小說。 36儘管因為冷戰關係,香港左派電影公司的電影在「東南亞電影節」屢屢不獲提名,不過,最早與中國電影製片廠製作中港合拍電影的香港左派電影公司新聯,其1963年的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卻被視為經典,非常賣座,後來被香港話劇團與香港影視話劇團改成話劇,也被邵氏重拍。導演王為一憶述,這是「中美關係漫長的凍結期中,唯一在美國上映的一部國產故事片」。
# d% q' x2 t j; A: c0 Q! Q* C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H) u% d0 s2 }: Y- r
《七十二家房客》之所以重要,是它早在七十年代前,已在幫忙構築「香港的本土意識」──(一)它將往常的電影對白從上海話改成廣東話;(二)著眼於香港房屋供應不足的在地生活議題;(三)強調香港人守望相助的社群精神,擺脫「過客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