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社會服務處主任何歡顏認為大量使用膠袋及產品過度包裝等行為,都會破壞環境,不利地區可持續發展,促請相關部門加強宣傳教育,呼籲生產商及居民提升環保意識,自覺減少生產或購買過度包裝產品,出門自備購物袋。 何歡顏表示,春節將至,又是送禮高峰期,市場產品琳琅滿目,競爭激烈,不少商家為吸引顧客眼光,往往將產品包裝得美輪美奐,一件物品,內內外外層層疊疊的包裝,外加禮物盒、包裝紙,膠袋等,不但增加消費成本,還會增加環境污染壓力。針對相關問題,台灣行政院環保局早在二00五年,已發出限制產品過度包裝公告,規範糕點、糧油食品、加工食品、酒、化妝品、電腦光碟等的包裝,包括隔層數量,外內盒數量,包裝品與產品的體積比例、用料等,違反指引則視為過度包裝。過度包裝產品的生產單位或輸入單位,需申請核發限制過度包裝公告之審查文件,及繳納審查費用,通過後方可推出市場。無論是製造業或輸入業,若違反公告事項,將依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之規定予以處分。
, P- B; M* N$ L R. ntvb now,tvbnow,bttvb 對於過度包裝問題,本澳暫時未有立法監管,但就宣傳減少使用膠袋方面,二0一一年四月,澳門消費者委員會與近百間加盟商號訂立每月十八及二十八日為無膠袋日,參與商號於當日將不向顧客提供膠袋,以養成顧客自備購物袋的習慣。不過措施推出四年,仍有不少居民對無膠袋日認識不多,購物時索取膠袋而非自備購物袋,反映宣傳及執行力度有待加強。
- Z# R/ d3 b* A3 [- R公仔箱論壇 她認為,無論是大量使用膠袋或產品過度包裝等,對於地區的可持續續發展都是百害而無一利,甚至永久損害生態環境,令下一代受苦。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中的重要課題。近年無論基建設施,生活產品,甚至飲食模式,都提倡從環評角度作考量。不過光有措施而不切實執行,只會淪為「高大空」政策,不痛不癢。加強環保減廢意識,需要自覺從心出發,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建議當局積極擴大加盟商範圍,並與商界簽定減塑協議,從增加無膠袋日日數再逐步過渡至全面停止無償派膠袋為目標,潛移默化改變居民舊有觀念,習慣自備購物袋;著力研究徵收膠袋費做法,以落實長遠減塑政策,將如何執行及收費多少交由社會討論,讓公眾明白減塑事在必行,認識大量使用膠袋的害處。同時盡快研究立法規管過度包裝行為,使減塑減廢成為一種生活態度。◇
! ~0 L& ~' ?' C5 o/ r9 n! X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