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黨精神領袖聶阿茲在年邁久病之後,昨晚與世長辭。其家人今天根據伊斯蘭教儀式舉殯,把他安葬在吉蘭丹哥打巴魯家鄉。 聶阿茲去世消息傳出之後,各界紛紛致哀,大批人潮從昨晚開始湧到聶阿茲位於浮羅馬六甲(Pulau Melaka)的老家,為他祈禱,或向他致上最高的敬意和緬懷。 由於致哀者人數眾多,警方在臨近3公里範圍,設立交通封鎖區,阻止車輛繼續進入。由於空間不足,眾多致哀的穆斯林轉移到聶阿茲老家隔壁的浮羅馬六甲清真寺為他祈禱。 舉殯儀式今早10點從這座清真寺開始,把聶阿茲遺體送往不到1公里外的墓園安葬。 估計今日共有數万人,前來送一代政治巨人最後一程。《當今大馬》採訪團隊是歐興良、Zulaikha Zulkifli與林慧婷。以下是早前的滾動報導:早上11點45分:公眾緩慢離開浮羅馬六甲墓園。53歲男子莫哈末依布拉欣(Mohammad Ibrahim)是其中一名送殯者。他看起來非常傷心。 他接受《當今大馬》訪問時說,聶阿茲極有原則,沒有人可取代聶阿茲。 “我感到非常傷心。沒有人可取代他。只要看看今日來送殯的人潮,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名備受愛戴的宗教師。” 早上11點半:由於人潮擁擠,哈迪阿旺出席喪禮後,乘坐摩哆離開墓園。早上11點24分:在聶阿茲下葬後,伊黨主席哈迪阿旺領導祈禱。現場氣氛哀傷肅穆。早上11點:聶阿茲已經下葬,喪禮即將結束,人潮開始緩慢解散。早上10點45分:聶阿茲遺體送抵浮羅馬六甲墓園。早上10點40分:聶阿茲遺體在家屬抬送下沿著隆蘇萊曼路緩緩前進,伊黨領袖包括哈達藍利和祖基菲里阿末等在前引領。沿途,許多民眾急迫要看聶阿茲最後一面,以致推擠不斷。早上10點25分:就在人潮緩緩向墓園前進時,他們被要求開道讓一支車隊通過,而納吉就在其中一輛警車內,相信同樣前往墓園。早上10點18分:參加葬禮的民眾逾萬,警方也派駐少數警察維持秩序。部分民眾跟警察握手,感謝他們的執勤。早上10點:舉殯儀式正式開始,首先是葬禮祈禱,現場一片肅穆安靜。5分鐘後,人潮開始離開清真寺,朝向距離不到1公里外的墓園移動。聶阿茲遺體接著也緩緩抬送出清真寺。早上9點45分:律師拉蒂花透露,公正黨實權領袖安華家屬已向獄方申請,允許安華外出,參與聶阿茲葬禮。但獄方目前尚未回應。早上9點36分:首相納吉無預告下抵達致哀,現場逾萬民眾紛紛高喊宗教口號。納吉身穿白色馬來服,頭戴黑色宋谷,緩慢地通過人潮,往浮羅清真寺方向移動。早上9點10分:林冠英受邀致詞,引發台下眾人一陣私語。林冠英表示,民聯在2008年大選拿下多個州屬政權後,聶阿茲曾給民聯首長和州務大臣指引提點。 “聶阿茲不但受穆斯林尊敬,也受非穆斯林的敬仰。” “對行動黨而言,我們希望聶阿茲協助組成民聯的榜樣,能繼續為人所效仿。”此外,當司儀宣布不得拍攝或錄攝聶阿茲遺體時,掀起了一陣騷動。當局之前短暫安排讓致哀者瞻仰遺容。 司儀表示,拍攝禁令是家屬的意願,因此指示沒收拍攝者的器材。此後,一些支持者開始對拍攝者激動地吼叫起來,導致司儀再度出面安撫。早上8點50分:伊黨總秘書慕斯達法阿里致詞宣布,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以及秘書長林冠英今早已從檳城搭機抵達致哀。 他也指出,聶阿茲去世,以及國會反對黨領袖安華坐牢兩件事不幸碰在一起,“不過發生什麼事,我們都會繼續鬥爭。”慕斯達法提醒眾人,謹記聶阿茲的勸誡,那就是即使領袖不在了,鬥爭還是必須堅持下去。 慕斯達法之前因為伊刑法與地選課題,跟林冠英發生摩擦,甚至挑戰後者出來對質,以捍衛本身的誠信。早上8點21分:丹州大臣阿末耶谷向現場逾3000名致哀者致詞,感謝他們的到來。他也表示,隨著聶阿茲逝世,吉蘭丹人民失去了一名偉大的領袖。 較早前,司儀宣布,聶阿茲遺體將在早上10點舉殯,同時提醒民眾勿碰觸遺體,“只有他的子嗣才可以抬運遺體。” 早上8點10分:聶阿茲遺體淨身儀式後,數千人聚集浮羅清真寺為他祈禱。如今清真寺也爆滿,無法再容納更多人,無緣進入的致哀者就直接在外面馬路鋪上塑膠毯子,加入祈禱行列。 聶阿茲老家前的隆蘇萊曼路,儘管警方已限制交通工具進入,還是可見步行湧到的大批人潮。早上7點42分:哥打巴魯甦丹依斯邁機場忙碌起來,外地致哀者紛紛搭機抵達,其中包括乘搭亞航班機趕赴的伊斯蘭黨中委祖基菲里阿末和哈尼巴邁丁,他們通關後立即登上丹州政府準備的車輛離開。 此外,丹州政府特別準備了約10輛交通車,從機場載送政治人物和媒體人員到聶阿茲在浮羅馬六甲的老家。早上6點半:趁著清晨,數千致哀者已聚集在聶阿茲住家隔鄰的清真寺舉行黎明祈禱,向曾經擔任丹州大臣長達23年的聶阿茲致敬。 通往聶阿茲老家兩公里外的道路旁,可見眾多停放著的車輛和摩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