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揭中國史書紀錄最古老超新星之謎(圖)


5 V7 q! @' B  A9 eos.tvboxnow.comRCW 86是第一顆有歷史紀錄的超新星。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R3 @" K6 K0 K5 Z$ K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f4 N% C: V8 N7 _9 A5 w

, a& H$ ^5 }2 Y$ Y) u& Z, i: V中國天文學家曾於大約2,000年前目擊一超新星,並將其記載於史書中,這是史上最古老的超新星紀錄。現代天文學家利用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終於解開該超新星的千古之謎。" _) |0 S. r* W

; N7 ]$ b* N* j* u( Fos.tvboxnow.com

3 ?& U1 ~& K5 W- T/ @3 Tos.tvboxnow.com中國天官於西元185年觀測到天空出現一顆“客星”,它在天空出現的時間持續了8個月之久。到了1960年代,科學家認定這個神秘客星是第一顆有歷史紀錄的超新星,隨後又確認RCW86就是這顆超新星的殘骸,距離地球約8,000光年,直徑約為85光年左右。但令科學家感到困惑的是,此超新星的殘骸比預期的還大。如果以今天的紅外光觀測,它們在天空中的大小超過滿月。9 j+ b0 h( Q# Q6 Q2 w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d0 O( }2 B: e  N1 i

5 p+ [/ b* f' K"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學家威廉斯(Brian J. Williams)等人的研究認為,這場超新星爆炸剛好發生在一個中空的地區,使星體向外拋出物質的速度比應有的更快、距離更遠,導致現在超新星殘骸的規模遠超過應有的程度,比預期的還大2、3倍。
: ]. Z0 C2 d: q* e( otvb now,tvbnow,bttvb
' O- B% U0 x, G; Q/ D+ G6 Ios.tvboxnow.com
tvb now,tvbnow,bttvb6 l3 y' s: [8 D! ?+ z
藉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和廣角紅外巡天探測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WISE)的觀測結果,以及先前NASA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Chandra X-ray Observatory,CXO)和歐洲宇航局(European Space Agency)XMM-牛頓天文台(XMM-Newton Observatory)的資料,科學家發現它是Ia型超新星爆炸事件。這種超新星的形成源自於像我們太陽的恆星在相對平靜的死亡后,收縮成一種稱為白矮星的密集星體,此白矮星隨後因奪取伴星物質以致發生爆炸。
. n" n$ Y7 ~6 Z8 C8 M& G公仔箱論壇公仔箱論壇) {% y+ s( G) O/ _5 m; }% B

5 I- h! I5 x' @& u- W7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威廉斯說:“白矮星就像火焰中取出的冒煙煤渣,如果你在上面澆上汽油,它就會爆炸。”公仔箱論壇9 f' k, M7 \/ b5 l) o

% C) o! _, _$ H; M- ^3 @; [2 e/ utvb now,tvbnow,bttvb
os.tvboxnow.com5 A2 N; A8 w+ L; q" v4 L% B' `
這項觀測是科學家首次發現白矮星在爆炸之前,居然可以在它的周圍形成一個空洞,此空洞可以解釋為何RCW86的殘骸十分巨大。當此白矮星爆炸時,其向外拋射的物質完全不受任何氣體或塵埃阻擋,因此向外擴張得非常快。
, Q4 M6 |% V0 e) U
  I: f( X+ y7 N( n7 Qos.tvboxnow.com

7 h" B7 x* [/ m0 L5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研究人員測量RCW86殘骸中的塵埃溫度,約為攝氏零下200度左右;然後再藉此計算殘骸中需要多少氣體才能讓塵埃加熱到這種溫度。結果發現,在超新星殘骸向外擴張的絕大部分過程中,氣體密度都非常低,基本上,這裡就是個幾乎什麼物質都沒有的空洞區。
  S% k* _5 c) U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8 |4 `' r' u9 R. k# I6 X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