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欲自殺 「胎記」藏秘密
5 F9 T. y9 T, `tvb now,tvbnow,bttvb
- I4 \# S. Y0 t, o0 |tvb now,tvbnow,bttvb余秀華2歲左右,村裏同齡孩子已熟識走路,余秀華卻連坐起都困難,時常從板凳上摔下,口水不斷打濕衣衫。她的「與眾不同」終究顯出,如後來在一首詩中自喻的,「一棵稗子」,提心吊膽長於秧苗間。母親周金香說,幸好她智力沒受影響。
% n* _3 U$ f' @/ z" ]os.tvboxnow.com
% J3 Q' I; |7 H6 W% m5 U' S# R在《夢落成泥》中,余秀華形容童年是「灰色的」。當弟弟開始走路,她依然在爬時,家人開始著急,遊醫,神婆,自製學步車,到處尋方。她不再流口水,行走仍是問題。在1992年到北京確診為「先天性腦癱」之前,她只是別人眼中一個特殊的孩子。/ [* e8 R {3 X( s+ b5 z ~
0 N8 {& C- @0 a5 I5 x/ L" Z3 Mtvb now,tvbnow,bttvb她害怕特殊,也因這種特殊變得倔強,這在弟弟余仕勇看來是「自卑與自負的交織」。父親余文海講述,小時候家裏來客,余秀華總會沿著田埂爬到很遠,像是給別人證明甚麼。母親周金香也記得,上小學之初都是奶奶背余秀華去學校,被別人笑過,她就再不讓背了,堅持自己拄柺杖走,搖搖晃晃,好多次摔得頭破血流。有時發脾氣,她也對著母親大吼「為甚麼把我生成這樣」。小姨周金華還說,因為殘疾,家人對余秀華都特殊照顧,「一般孩子犯了錯可能就捱打了,她不會」。這是家人之愛,卻讓余秀華有了「寄生蟲」之感。她坦言:「我顯然是自卑的,雖然我一直不肯承認自己的自卑。」
+ L! W8 D- s/ X _, Z* o j etvb now,tvbnow,bttvb2 F/ d/ U/ n' e1 i7 [ B* F: j
初中時,余秀華曾以一首名為《無名星》的詩獲得校刊徵文第一名,她把自己比喻成一顆無名星星,不自卑,不羡慕比自己亮的星。os.tvboxnow.com* ~, c B, [, ^! j8 g: v/ {
8 z/ I. R% F6 Z
幾乎在同一時期,她也曾拿一把生銹菜刀往左腕上割,被家人救下。堂妹說,當時她想不開。母親周金香說,那時她學習很認真,但手因病抖個不停,一寫字就跑偏,付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報。余秀華此後的詩中曾多次提及左腕的傷疤,將其比喻成「胎記」,隱藏著苦難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