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劉嘉美/打開政治想像力:臺灣選舉觀察(下)

隔岸觀火,這次選舉某程度上打破了臺灣舊有家族式政治的壟斷格局,雖未足以翻轉基層政治結構中緊密複雜的裙帶與利益紐帶,惟相對於社會發展、民主進程處於不同狀態的馬來西亞,臺灣的選舉經驗諸如政黨內部初選機制、開放參與平臺、社運作為參政的第三股勢力和去意識形態化,均有值得參考之處。
/ J5 x9 n+ R  _4 Jos.tvboxnow.com隔岸觀火,這次選舉某程度上打破了臺灣舊有家族式政治的壟斷格局,雖未足以翻轉基層政治結構中緊密複雜的裙帶與利益紐帶,惟對於社會發展、民主進程處於不同狀態的馬來西亞,臺灣的選舉經驗有何值得參考之處?os.tvboxnow.com  L2 p) i1 t# m0 r& {- H7 B& i! e
黨內初選機制:民調vs黨員互選
. _* m' J8 i  V# ], a0 Etvb now,tvbnow,bttvb代表國民黨的臺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在這個藍營基地中大敗,原因紛雜眾多。如此戰果,也許有人回過來問,何以國民黨派連出戰此等重要職位?該黨沒有更好的人選?相對的,何以民進黨願意讓出空間,造就這次歷史性的在野聯盟整合,讓柯文哲這政治素人能代表出戰?
$ K: g5 ?+ m& M- i* X: P% s. Ltvb now,tvbnow,bttvb這與兩黨的提名機制有關,兩黨在提名前均設黨內初選機制,有意出選的黨員先進行內部競爭,從而推舉更有勝算的候選人。
  q: y# ?$ i5 f' U: u4 H2 A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不同的是,國民黨以黨員投票推出候選人,民進黨則以民調成績作為判斷準則。這區別使得前者要積極拉攏黨員,爭取黨元老和權力中心的支持,這也容易激化黨內派系競爭,導致最終出線者無法統合團結各派系。
2 Y  R" w7 X& [  U* ^5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民調作為準則,競逐提名者需要在初選前,進行公眾宣傳、建立形象,爭取選民認同,宣傳工作從黨內走出公眾,這避免了政黨推出缺乏群眾支持的候選人,也變相將競選工作提前進行。
, {: p  r4 a0 ^- I( p' ~公仔箱論壇
, G0 A1 J) G; C" U* c  ?5 f7 ^$ W# ^tvb now,tvbnow,bttvb在初選期間,正是因為代表民進黨的姚文智與柯進行三場公眾辯論後,民調不敵柯文哲,因此協調出這位無黨籍素人代表在野聯盟參選。0 t! k# y- h+ q$ M6 g+ u, m5 E1 }
以民調代替黨內初選,更能體現候選人在選民之間的認受程度,這亦對於長年在地方深耕的候選人更有利,也能超越黨內的派系格局。在馬來西亞,各政黨缺乏初選機制,候選人的提名權多掌握在黨內中央高層領袖手上,甄選過程亦有欠透明和參與性。
! P! J- S7 O) l# ~) k+ wtvb now,tvbnow,bttvb這樣的危險性在於,欲參選者即傾向接近取悅黨高層,一旦層誤判地方形勢和選民取向,敗選風險必然增加。對民聯而言,缺乏初選導致三黨失去客觀標準,議席協商過程更多是力量角力,較易使各黨出現矛盾,產生合作危機。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3 H3 M) S* y, A# X- q3 J! B
開放政府,權力下放,參與式成為潮流/ ?8 ?9 |* [& }7 ]7 b+ U7 c
過去傳統政治格局,多倚賴強人領導,但這次選舉中,不少候選人引入了審議式民主的元素,強調權力下放,開放參與平臺。不管是柯文哲提出的民選局長、或綠黨的全民制政綱等,都強調選民的參與角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I2 E$ j/ Q0 m% m3 B2 H8 t1 `
臺灣選民從過去經驗中,認識到不論那個政黨獲取權力後,若缺乏監督同樣會變質。經歷過菁英的背叛和權力膨脹後的傲慢嘴臉,使得人們不再對強人政治有太多的幻想,政治不應是英雄拯救蟻民的戲碼。
! ~' {) }2 u+ U: `os.tvboxnow.com這反映的是選民期望的轉變,同時,讓政黨和政治領袖保鮮的最佳方法不是崇拜,而是監督。好領袖需要人民嚴格的訓練,良性的政治需要人民親自參與,而非只停留如消費者的角色:「我投票給你,你要替我完成什麼什麼。」
) T- o1 e2 g6 B. n- F, R0 b代議士與選民的關係得重新的介定和摸索,這也是馬來西亞政治需共同思考和練習的。在選舉以外的時間,掌有權力者應先建立開放參與的平臺,讓資訊公開透明,將地方決策如預算案納入更多的共同審議元素。
. C, g4 k$ D% Z( n' O9 @+ s3 i+ a: f2 v9 i2 X' m$ Q  p3 A
社運參政的第三股勢力
) j* F% W3 i/ d9 |( C不同的是,臺灣已經歷政黨輪替,因此,在這基礎上呼喚選舉不應是爛蘋果之間的選擇,也不應視為政客間奪權的競技場,而是人們有權選擇更好的政治,帶動更理想的政治形態。這股第三勢力,非來自傳統政黨、有的是長期在社運耕耘,也有來自太陽花運動的活躍青年,他們沒有政黨包袱,也不必向地方派系與財團賣帳,因此有條件提出更進步、更有力度的改革議程。公仔箱論壇; S. [) i$ J9 b4 i- B# o9 z
在馬來西亞,若以第三勢力的姿態介入選舉,想必惹來削弱反對力量的爭議。在現有選舉制度,無黨籍人士勝選機會微乎其微,但社運團體在選舉過程中能否有更多的介入角色?os.tvboxnow.com7 {6 A/ ^6 z, j* L. E
如長期關注性別權益的「婦女新知」密切注意候選人的言論和觀點,對於性別歧視的言辭,不論那個陣營都會提出抗議;同時,也提出多項性別政綱,要求候選人簽署,當選後則持續跟進監督。
/ K) o# I& V: r) C, }( b- I又如「都市更新聯盟」長期關注土地使用和都市更新的議題,提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來解決當前的房屋問題,過去從未有人提及社會住宅,但這次選舉,城市選區的候選人紛紛附和興建社會住宅。選舉前,他們發動露宿帝寶外(臺北市區最貴豪宅),甚至使得連勝文要搬出來迴避示威者。這些鮮活的例子都證明民間團體在選舉中能有更多的角色和影響力。
6 a2 W9 V5 h9 l9 x3 w
2 b) d+ n% L! ~6 o3 Y去意識形態化(統獨問題)公仔箱論壇# O) @2 |1 T' @/ e2 H3 Q
這次臺灣選舉,將更多焦點放在市政和市民的具體問題,其一是此乃地方層級選舉,其二是選民期望具體的地方社會問題獲得重視,回到本土語境和結構進行討論,而非停留在統獨意識形態的爭拗。* G+ O: I' i0 v' n2 X, Z) Q
國民黨示範了試圖以炒作統獨議題,企圖喚起藍營基本盤回歸,是失敗的誤判。即使在藍營傳統地盤的臺北市,這招不但失效,甚至使得藍營支持者轉向,反映了這次選舉以實務取向,選民期待候選人能直接回應當下問題,而非只在形而上的立場爭論、或製造假想敵撕裂社會。1 i( r# `( {* s& v( K6 d
馬來西亞民主化的發展歷程中,種族與宗教的討論總是反覆地被消費,特別是執政者面對危機時、急欲召喚其基本盤時,炒作種族和宗教議題成為必要技倆。對此,唯一的出路就是選民的不賣帳,要讓執政者知道,那些挑起民間敵對、撕裂社會者,要付出被民意唾棄的代價;更重要的是,迫使執政者直視當下社會問題,並為此負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