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楨: 民主回歸論告一段落 香港政改還需新論述
6 s% a& X, Q) m* M, v+ z! g1 ?5 U( O- E3 b/ B7 k+ ~
9 G5 v9 l( U8 e7 b! [& y上周我們提到,為說服社會中上層,尤其是英資財團駐留,北京在八十年代一方面承諾允許香港人普選,另一方面,除了參選權,給予外國人廣泛的參政權利。這是當時北京面對國際政治形勢,以及國內經濟所需的現實選擇,而非主觀上優待港人。進一步講,之所以有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是基於這一歷史現實:在過去近兩個世紀,中國大陸和香港的現代化歷程、體驗和總結,既互相牽扯,又大不相同。3 n0 j. l; I$ m5 f8 D& j
0 e- H/ X( l. S B$ o' Z. ios.tvboxnow.com無論如何,香港早已成為東亞自由經濟,以及法治精神的典範;而在二十一世紀,入世後的中國大陸,亦成為區內最活躍的社會經濟體。無論如何,根據各自的歷史背景、發展需要,而進行政改,謀求社會穩定和管治模式的進步,同樣適用於香港與大陸;然而,按此邏輯,陸、港政改,具有同樣意義,卻有著不同的路向和內容,區別的根本在於上述政經發展史和社會構成不同。
' Z( P a4 Q4 S+ h5 p4 M. T# Jtvb now,tvbnow,bttvb
7 |; a9 [7 n k- P- w" W& u/ Q5 n# c: |! w# W就此而言,這次雨傘運動,其本土民主發展的理論基礎,比起其各種抗爭手段和佔領行動,更值得大眾思考。首先,發動者表明,這不是顏色革命,亦並未刻意與外國組織、媒體走近。也就是說,新一代香港街頭運動家,或許在意識形態上,吸收了更多民主社會的精神、精粹;但運動的本土化,自然而然跳出冷戰籠牢。起碼從理論上,不會導致北京和香港在政改路途上的零和遊戲。
5 g. V# s0 G9 k. ]% r, ^' ~1 p7 t% [% ]( ~" A2 }4 E4 I+ E
" t1 R9 X0 w3 x$ d4 S6 n) e
有別八九六四前後民主回歸派
; d" x1 L6 G( P4 g% i亦因此,運動組織者將北京與特區政府相切割,無論當中有否策略性考慮,新一代學生領袖起碼在口號上,放棄衝擊北京管治的路線,這就明顯有別崛起於八九六四前後的民主回歸派。香港和任何地方的民主運動都不是,也不應該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5 G. A! r E0 R* g7 L( U r) o- f
os.tvboxnow.com; C1 b' m- ]5 o
因此,優化人大方案,以選舉為平臺,以政黨發展為手段,從根本上改變香港政治生態,並非不可能。
) p- A- b6 t/ h. I: Z7 ]/ `os.tvboxnow.com0 e- m: O. ~1 k( h/ h' Z# e* V: h
另一方面,並不以否定二零一七投票權為可惜,由新一代領袖與北京重建河水不犯井水的互信,從修改《基本法》為起點,爭取更完整普選權為目標,或亦屬於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堅毅與承擔。公仔箱論壇1 d K# V6 O' ]( g# ^
tvb now,tvbnow,bttvb* o) `7 X. E' Q ~( d7 J9 F1 S6 q- u
無論佔中以何種形式結束,香港新的民主時代,已經到來。退一步海闊天空,袋與不袋,港人都不是無所得,無選擇。
' f ^* B4 \" G3 Dos.tvboxnow.com
4 r! R" A2 O, ]0 X( w8 U公仔箱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