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抗爭有其訴求,但組織過程和抗爭結果同樣重要,那就是不純粹以結果來決定抗爭是否有價值,因為這類「實用主義」思維無視社運除了有其具體目標外,同時也是公民累積力量,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過程。運動中的民主化,其重要性不亞於爭取民主的訴求本身:你不可能以不民主的方式爭取民主,也不可能以不自由的方式爭取自由。建立直接民主、尊重多元的共識決議、廣泛參與等原則,已成為社會改革的重要方程式。
$ d8 h4 Z4 s; `9 @; G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馬來西亞公民社會與社運團體都致力於促成政黨輪替,選舉制度改革運動(淨選盟Bersih)成為近年最有動員力的社運結盟。社運團體與反對黨保持友好的合作關系,在不同的抗爭場域中,彼此支援的情況亦相當普遍。
6 x4 x" K; \# Ptvb now,tvbnow,bttvb然而,隨著第13屆大選未能成功政黨輪替、民聯三黨在雪州大臣事件的合作危機,以及一連串煽動法令的政治大逮捕之下,民間難免出現集體的失望情緒,政局從去年的充滿盼望到如今困局重重,作為關心社會改革的組織和個人,該如何逆境前進?
- Q, U) J4 |1 a3 ^: P4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以巫統為首領導的國陣執政逾半世紀,馬來西亞在先天性資源豐富,發展仍然滯後。皇權(Royal)、宗教(Religion)、種族(Race)——這3R經常被執政者用來製造矛盾,鞏固自身勢力,使國家整體終日虛耗紛爭中,對於國家發展、人民福利等重要議程,卻少有真正的關注。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7 o1 W) ?9 b0 a z# ^/ H: i
就像許多新興民主國家所經歷的,如果無法改變多年來一黨獨大的政治光景、政經大權的壟斷,社會改革無從談起。因此,我們需要建立另一個(更強的)權力來推倒舊權貴,自然而言,人民的期望都落在反對聯盟的頭上,也造就了只要這條路走不通,又或反對聯盟要是出現什麼「行差踏錯」或力量減弱,人們難免不安失望,懷疑改朝換代的民主化進路或將成空。
% N4 Y$ W! B! G; d( bos.tvboxnow.com公民社會與社運參與者在當前政治格局中,反思社運方向和路徑,過去以「政黨輪替」作為終極目標的路線是否唯一的方向?除了以推倒舊政權作為主要目標,是否需要開拓新的戰線?
4 O+ x, Y" a5 o9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照片/Occupy.com)
% c. e$ F# }4 N7 l! L或許,我們能從這數年來全球各地的佔領運動中獲得啟發,美國、歐洲如西班牙、希臘等,這些佔領運動與過去傳統社運的理念、形式、組織手法也大相逕庭,而香港佔領中環運動(簡稱佔中)也參考了不少全球佔領的方式。& X7 m/ ~* o- ^' p7 K' r
打破垂直組織領導
( r$ F, k N1 y9 ]3 {全球佔領運動是近年來最重要的全球正義運動,以「我們是99%」的口號,喚起大眾對金融資本主義與現實政治相互勾結的批判,他們要徹底地挑戰制度之餘,同時也相信民主運動不可能以不民主的方式達致,因此戮力打破過去由上而下的「垂直性」領導方式,改以直接民主為基礎的群眾運動,建立「水平性」、參與者權力均等的組織。os.tvboxnow.com- O1 W2 k; F9 s+ @1 p2 V- j
有別於傳統的抗議形式,抗爭多由領袖帶領,參與群眾跟隨已安排好的遊行路線、跟著大會喊一樣的口號、沒有存在異議的空間、運動的主導權是屬於少數的政治精英。但是,佔領運動相信我們不止是要推翻「誰來當領袖」,而是打倒過去壓迫的權力關系。
. O* T% p, e J抗爭有其訴求,但組織過程和抗爭結果同樣重要,那就是不純粹以結果來決定抗爭是否有價值,因為這類「實用主義」思維無視社運除了有其具體目標外,同時也是公民累積力量,進行政治教育的重要過程,就如佔領華爾街運動發起人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所言:「一旦人民的政治視野拓寬,改變是永久的」,就如經歷過自我組織(非被動動員)、人類團結、直接參與,這使得人們不可能再回頭去過先前的生活,他們看待事情的方法也不再一樣了。要不純粹是「舉牌遊行」,群眾對於集體行動能否有更多的想像?0 }4 E. g% B( i& D4 V5 n
又如近日在香港的佔領中環運動,也出現異於傳統社運的質性變化。參與者遍及不同年齡階層、形式(佔領式的公民抗命),更為重要的是,其自發性和主導性也比過去強得多。在運動發起至今的一年多,透過社區教育、商討日、民間公投等,在全港進行廣泛動員。然而,它也面對決策不透明的批評,特別是運動後期,對於佔領日期、集會規則,包括不可使用大聲公或舉出示與大會訴求不一致的標語,要求參加者遵守「鐵一般的紀律」等,這都使運動中的內部民主備受質疑。
0 Q' T& {" F, v% k2 y$ N' b7 w公仔箱論壇及後,學生組織學聯及學民思潮發動罷課,為佔中運動打開了亮麗的序幕,大量市民、學生於政府總部及立法會一帶參與集會,大會主持、台上講座、講者發言,台下出席者附和,集會模式與過去大致相若。直至28日,警方以武力試圖驅散和平的示威者,發射多枚催淚彈、持槍防暴隊出現,以及警告「離場,否則開槍」後,坊間對警方將武力升級等傳言不絕,團體呼籲市民離開。os.tvboxnow.com6 M2 J9 q. L, |# b
(照片/AP/Japan Times)os.tvboxnow.com4 G2 B& g% U: A+ K: w7 F. L
可是,市民並未離開,甚至將原來佔領的版圖擴大至旺角,由原來佔中(中環),擴散成佔領中環、金鐘、銅鑼灣及旺角,並佔據馬路,使港島區及部份九龍區的交通癱瘓,更多罷課、罷工和罷市相繼發生,各樣自發性的行動、支援、訊息發佈大量出現,現在已沒有任何團體和領袖能宣稱在帶領這場抗爭。事實上,它已演變成為公民自發式的抗命運動,團體和政黨反倒成為支援的角色。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 E4 T3 G! p) Z
自主公民逆境奮進
5 C/ N. d" x1 {* Dtvb now,tvbnow,bttvb恰恰如此,佔中變得更具生命力和能動性,市民(非傳統社運者)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各自功能,捐贈物資、德士司機義載、貨車司機以車堵路、公民透過拍照紀錄發動一個個「自媒體」(We Media)等等,不同的個體在抗爭現場自我組織,並協調出默契和秩序,人人都有角色可扮演,不再是面目矇糊、等待被動員、等待主持人宣布集會結束就乖乖散去的從眾。; P) p/ Q$ s. K E
當然,參與者「就是這一次」的決心,除了對人大普選方案不滿外,還包含了長年累月的各種不滿。政制改革多年並無寸進,經濟、生活、文化等日常生活的不民主,以及社會的不平等,貧富懸殊、地產霸權等問題,絕對是無法忽略的因素。
; h" z' V% C; w* b7 d佔中才剛起步,不管是民間運動,還是當權者的打壓策略,仍在演變和發展當中。發展至今天的規模和形態,也非意料之事。建立運動中的民主化,其重要性不亞於爭取民主的訴求本身:你不可能以不民主的方式爭取民主;你也不可能以不自由的方式爭取自由。直接民主、尊重多元的共識決議、廣泛參與等已成為社會改革的重要方程式。若沒有建立出一種直接參與、權力均等的公民社會力量,民主轉型的過程不一定就能帶來新天新地,反之,不過是新的霸權取代舊有政權,我們照樣還是那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