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閻靖靖/那個被揉皺、染色、又切碎的中國

中國是馬來西亞的重要鄰邦,讀者主要通過華文媒體,建構對中國的認知,大馬的媒體編輯應更仔細地為讀者篩選中國新聞。廣大華文讀者,透過層層篩檢與傳播,讀到的是怎樣一個「中國」呢?面對浩如煙海的資訊,如何篩選確是一項艱鉅任務。這時,或許需要借助那些曾留學中國的年輕一輩,憑藉他們對中國社交網絡及民間敘事方式的瞭解,為本國新聞界發揮更大作用。
) Y5 ]4 D/ s: j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如果在中國街頭,隨機截住一位路人,問他對馬來西亞的印象,得到的答案可能是關於馬航空難、關於熱帶旅遊、關於下南洋的老華僑……運氣差一些,還會聽到不友好的評價,原因可能是他在微博上看到馬航客機失蹤後,公司職員粗暴對待中國乘客家屬,因而感到憤怒,並遷怒於有關馬來西亞的一切。
( [5 j, Q6 O5 r7 I' \2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是的,這就是透過「媒體」這個棱鏡折射之後,人們對另一個國家的認知。棱鏡的另一側,馬來西亞的華文讀者,也主要是通過華文媒體,建構他們對中國的認知。在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開始沒落,網絡傳媒和社交網絡上的信息碎片,甚至可能主導人們對事物的觀感,因為人們在閱讀親朋好友分享的內容時,往往傾向於贊同,而非批判。
- h9 j1 @9 R; n% I$ ~' Z( _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Facebook在馬來西亞擁有眾多用戶,已成為人們網絡社交的主戰場。正因如此,在二零一三年「五O五」大選期間,幾個華文Facebook專頁以選戰最新訊息吸引了大批關注者。選舉落幕,部份專頁停止更新(如「五月五,換政府」),其他的則轉為發佈綜合內容,以馬來西亞新聞為主,間或分享外國新聞或趣聞(如「我們要改變 We want to change」及「我們是老闆」)。轉為綜合信息站之後,這些有著十幾二十萬關注者的專頁,實際上已成為華文新聞資訊的傳播節點,在大馬華人的圈子裡扮演起「資訊篩檢」的角色。星洲日報、當今大馬、光華日報等華文媒體也設有官方Facebook專頁,向關注者推送當日新聞精選,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涉及中國的新聞。
0 c4 E3 m4 I! C9 u6 mtvb now,tvbnow,bttvb
8 S7 i6 ~0 W, M! Y7 u2 h. r' U+ G. g# Z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預設立場 網編篩檢內容
1 o. d0 Y7 w! C( ^# X' ]- S( L公仔箱論壇以上述專頁為新聞來源的用戶,不知不覺間,已接受了專頁編輯預設的立場和視野。接下來,通過「讚好」和「分享」,專頁的關注者再將他們感興趣的帖子發佈在自己的時間線上,這些又被篩檢過一次的內容,繼續在轉播者的圈子裡流傳。公仔箱論壇1 D: |+ z5 }: Y" }
那麼,身處馬來西亞的廣大華文讀者,透過這層層篩檢與傳播,讀到的是怎樣一個「中國」呢?
4 \  \' D3 X" ]- S6 f5 ktvb now,tvbnow,bttvb首先,作為華文平台,這些專頁發佈的內容以華文來源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許多來自中國主流媒體的內容。騰訊新聞、新浪新聞、網易新聞等新聞門戶網站對此貢獻頗多。「當今大馬」中文版的「國際新聞」部份,幾乎全部都是直接轉貼騰訊新聞的網頁鏈接。此外,網編顯然也習於從新浪微博等Web 2.0媒體上獲取資訊,因為中國的傳統紙媒,只要有點規模,基本上都開設了官方微博,日夜不停地推送自家內容。
% ]4 g& ?% v6 n' M9 N0 o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一方面,中國媒體素來報喜不報憂的報導方式,多少讓一些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成就展示在海外讀者面前;但是,另一方面,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國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搶人眼球的故事,比「人咬狗」更悚動的劇情,隨時一抓一把。因此,很大一部份轉播到大馬讀者眼前的中國新聞,就是「貴州十歲童嫌窗外施工太吵 割斷工人安全繩」、「男子持二等座票強佔一等座」、「汽車碾過小童」這樣足夠標題黨的內容。坦白講,這類事件之所以成為新聞,恰因它們並非一個社會的常態。但是,這種故事卻隔三差五地遠赴海外「代表」中國,對讀者造成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9 Z, |* x! `. E: N! `" l, O  s
除了信息爆炸帶來的媚俗取向,中國政府對媒體的嚴厲審查,也深遠影響到馬來西亞華文讀者所能讀到的內容。批判中國政府、反映中國社會「黑暗面」的報導,多數不能在中國內地刊出。然而,正如中國政府在國內「越維穩,越不穩」一樣,他們對於「負面新聞」的打壓,其實也起到反效果——越是被封禁的消息,在海外便傳播得越快,同時,即使小道消息裡夾雜了誇張的不實信息,也因為官方不願開放報導以澄清事實,反而令讀者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i0 p$ x6 t3 e7 ?. d' w5 [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S# f* Q* ?# p7 T6 q# U( [
複製偏見 轉載港臺媒體- i6 E! b% o7 y! D8 l( j
馬來西亞的網媒編輯顯然意識到了中國媒體的信息封鎖問題,因此,港臺華文媒體便成為新聞來源的重要補充,而港臺對中國內地的某些刻板印象,也就順勢移植到大馬讀者眼前。譬如「強國人」這個帶著強烈反諷意味的稱謂,源自港臺網民對中國官媒人民網「強國論壇」的不屑,同時根植於陸港、兩岸矛盾的複雜情感,除了表達對中國中央政府不滿,也包含某種族群歧視的意味。但是,由於「蘋果動新聞」等媒體的傳播效果實在夠好,「強國人」這個詞在剝離了社會背景之後,也為一些大馬網民所沿用,就像跟著洋人叫Chinks(中國佬)一樣,著實有點奇怪。在某條關於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的帖子下面,我甚至見到有馬來西亞讀者(看名字顯然是華人)以華文留言「黃禍」,這就更讓人哭笑不得了。對於中國新聞,港臺媒體有沒有公允深刻的批判報導?當然有,可是它們不夠刺激啊,自然也就穿不過多數馬來西亞網編的篩子,被篩走了。
1 s. Z) ^3 n" u/ N5 B' otvb now,tvbnow,bttvb在資源有限、難以親赴新聞現場的情況下,遠程擷取中國新聞,有沒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呢?答案當然也是「有」,只是需要多下一點功夫去梳理資訊,而不是簡單地「複製+黏貼」。自媒體時代用戶自行發佈的一手信息(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s,由網絡用戶提供的內容,區別於傳統媒體的編輯篩選),就是窺探中國社會的一扇小窗。雖然Facebook和Twitter都被中國政府「牆」掉了,可是中國還有好幾家微博,譬如新浪微博、騰訊微博等等,還有天涯、百度貼吧等沒落中的舊式大型討論區,也有豆瓣、知乎、果殼等方興未艾的知識型社區……隨便哪個,用戶數量都在百萬以上,宣稱上千萬的也不少。比起傳統紙媒和網媒,這些UGC平台都更能反映活生生的中國。近年不少熱點新聞,都是由這些平台「推上頭條」進而「推上報」的。譬如,

《南方週末》曾報導豆瓣的「Anti-Parents 父母皆禍害」討論組,探討當下中國社會的代際矛盾。娛樂新聞也不例外,微博網友「幫汪峰上頭條」就是一個頗有趣味的故事。


! P! M+ n" f6 q" ~+ M4 Q- K至於如何梳理資訊,其實也有一些捷徑可循。微博每日滾動更新的十大熱門話題自不必說,想來已是各位網編囊中之物。除此之外,也可對尚處萌芽階段的電子出版多加關注。電子圖書能夠跨越地域侷限,海外讀者在閱讀文摘或書評之後,還能直接購買。這樣,像是社會觀察者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已故青年漫畫家熊頓的繪本《滾蛋吧!腫瘤君:我與癌症鬥爭的一年裡》、記者席越對在華外國人的採訪紀實文集《他們的中國》等作品,既有深刻的分析論述,也有足夠煽情催淚的情節,完全能夠為大馬讀者提供更生動,也更富細節的當代中國故事。電子圖書之外,一些電子刊物也是很好的信息來源。譬如《知乎日報》和《知乎週刊》,就是問答社區「知乎」的電子通訊(E-Newsletter)。知乎團隊有專職編輯負責整理自家社區裡當日、當週的熱門主題和高質量討論,並按主題歸類,簡直已經替其他網編做足了功課。os.tvboxnow.com1 B/ b  |9 [. F
5 }9 F4 o, ^) y: L% @7 I7 m. I
簡化個案 新聞真相闕如tvb now,tvbnow,bttvb, z: V. p" O- I% j, V" H+ j
儘管存在一些捷徑,負責任的網編仍然要重視細緻的資訊比對。因為在社交網絡上,信息呈碎片化傳播,容易帶來斷章取義、盲人摸象和以訛傳訛的效果。譬如,今年八月中旬,眾多海外華文新聞平台都轉發了「產婦口含鮮血含淚裸死手術台上 醫護人員消失無蹤」的新聞。沒錯,這條夠勁爆的標題在中國的新聞網站、社交媒體上也得到瘋狂轉發。但是,緊接著就有醫生在微博指出,根據報導描述的症狀,這顯然是一起由羊水栓塞導致的死亡個案,而那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併發症。又有目擊者發佈消息,稱當時死者家屬已糾集數十人包圍醫院,並強行闖入手術室,意圖毆打甚至殺死相關醫護人員。幾天後,既有官方發佈的事件報告,屍檢結果證實了外界對羊水栓塞的猜測,也有各方就「醫療體制」、「醫患關係」、「醫護人身安全」的討論,並溯及近年多宗傷醫、殺醫個案。然而,無論是事件背景,還是新聞後續的一切,都鮮少呈現在海外讀者面前。一個劇情複雜的極端個案,被簡化為符號性的故事,新聞真相則付之闕如。os.tvboxnow.com0 c4 x( x) s' c4 D0 U
中國是馬來西亞的重要鄰邦,大馬媒體的編輯(尤其是網編)應更仔細地為讀者篩選中國新聞。誠然,多數大馬媒體人並不熟悉中國社會,面對浩如煙海的資訊,如何篩選確是一項艱鉅任務。這時,或許需要借助那些曾留學中國的年輕一輩,憑藉他們對中國社交網絡及民間敘事方式的瞭解,為本國新聞界發揮更大作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