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王國璋/港式示威的理性與躁動

香港政局近幾年躁動愈甚,中、港矛盾日熾,北京欽定的特首更難駕馭久盼民主不至的民間社會。港式示威日趨躁動,年輕一輩尤愛在抗爭手段上以臺灣為師,漸走偏鋒。不過,老一輩港人那種根深柢固的法治及制度理性,倒也未泯。這種冷靜理性又深懷本土情感的「港式公民抗命」,無疑是新的社運路向,我更加期待。
9 l9 B7 A) p5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h5 q( c$ Q- u# V* |9 L2 u公仔箱論壇香港近來很有意思。對喜歡觀察社會萬象的朋友,我的非主流香港旅遊貼士,是到六四燭光晚會或七一遊行走走看看,因那是香港極為獨特的兩道人文風景。不過附帶一提:你家若是Astro訂戶,希望藉《鳳凰衛視》多瞭解這兩道獨特風景,那我勸你死心。這個偽香港媒體素質不壞,但一碰到六四、七一,只能被迫向大陸的中央電視台看齊──不見畫面,相關批判卻左彎右拐地無孔不入。公仔箱論壇; c  ?4 B0 ]1 [4 x0 g, x' q8 ~
六四晚會的主調,是悲、是悼,是要求平反六四。港人為守護在大陸已橫遭泯滅的六四屠殺記憶,擇善固執廿五載,教人動容。七一遊行則是以怨怒為基調,間中夾帶嘉年華式的喧鬧嘲諷。那是港人跟特區政府和北京「阿爺」算總賬之日,年復一年,集中在香港回歸紀念日爆發。遊行的訴求多元,有大有小、有主流非主流,如民主政治改革配社福、環保、跨性別人權和貓狗的動物權,不過每年總有一兩項突出的焦點議題就是。
$ W4 j( L+ ~- _8 i4 k* a8 u- S六四、七一固然基調有別,有兩點卻是十分一致:一是每年人數多寡,其政治意涵極為豐富,大增或大減,都足以讓人大做文章各自解讀。不過再怎麼不堪,底線總是「數以萬計」。二是直到數年前,晚會和遊行都是有序、冷靜得帶些無聊。譬如七一,不少父母領著小孩靜靜走完全程,絕少呼應主辦者的激情口號,也不帶任何標語道具,合法、守法更儼然是集會者信守的神聖價值。主辦者必事先申請,和警方談好行進路線;遊行民眾配合警方開道,不越警戒線,遇路口則停下聽憑警方指揮交通;而香港警方也恪守專業,善盡保障遊行之責。這種理性,可謂「港式示威」,也是馬來西亞社運組織者流口水的事。港人對此顯然也頗自豪,因其集會自由遠優於噤若寒蟬的新加坡;其遊行秩序,則比浮躁卻永遠自我感覺良好的臺灣更勝一籌。公仔箱論壇; o7 Z% O1 K) W4 o% Y; p5 i& t+ [
示威者法治觀念轉變
1 N$ M( e' U& e2 w7 r; m公仔箱論壇但那已是兩、三年前的事。香港政局近幾年躁動愈甚,中、港矛盾日熾,北京欽定的特首更難駕馭久盼民主不至的民間社會。而顏面盡失的中央政府,則惱羞成怒,開始和港人玩起對撞的懦夫博弈(chicken game),要以強硬姿態徹底擊垮港人的反抗意志。香港政改的細節對國內朋友來說過於遙遠,這裡不論,但馬來西亞中文社群近年來在社會思潮上深受台、港兩地潛移默化的影響,港式示威者面對核心之法治觀念時的轉變,對國內民主運動其實很有參照意義。
. n7 }* N2 e' p% i+ L
0 `8 x4 _% y$ o9 G0 M容我自今年3月臺灣的太陽花學運談起。我理解臺灣年輕一輩對大陸政經勢力入侵的焦慮,也對國、民兩黨在立法院多年的沈痾亂象極為鄙視,但卻依然對學生的佔領行動很有意見。這一是基於運動的手段(目的高尚,操作手法卻粗暴不民主),二則認為學生濫用了公民抗命(或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理念,動輒訴諸公民抗命,卻不願坦然承擔違法後果。然而面對太陽花學運的凱旋光華,我這立場在朋輩中的悲慘下場,可以想見。譬如與某位老友在八打靈激辯,翌日朋友捎來電郵,說盼我能有「一點點點點點點的自由主義及理想主義」,哀我自由情懷之死。
* ~0 M6 c! M; F$ o1 Itvb now,tvbnow,bttvb國內的社運界,似乎也因這場學運而頗受激勵。丘光耀就藉此批評馬來西亞的社會運動過於溫順。丘氏所謂中產階級式的集會「標準作業程序」,就是大夥集合後,一道前往集會定點,然後邊聽反對黨領袖演講邊拍照上傳面子書,並靜候警方的鎮壓大動作。可看透對手軟弱的警方,偏不鎮壓,任示威組織者於下午五時宣佈解散,然後眾人三三五五散去共進晚餐、等夜報出爐……。
' g, s2 V  ^, z" \這誠然是很深刻的觀察,但激進行動的界限該到哪裡?馬來西亞國會不義,是否也該來個佔領行動示威抗議?而面對伊刑法爭議,已經淪為半個反對黨的馬華公會張盛聞,也起哄要率人包圍國會,儼然激進先鋒。結果5月21日,激進的頭彩就給人奪了去,但這批勇者既不是行動黨人亦非馬華諸公,而是因雷爾(R.S.N. Rayer)辱罵巫統而擅闖(佔領?)檳州議會廳內鬧事的巫青團員。
- w7 ?7 H0 M9 |" c* w" `. i. {tvb now,tvbnow,bttvb回到香港。今年七一,訴求真普選的「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佔中)運動」無疑是主角。佔中雖仍未正式發動,學聯及學民思潮這兩個學生團體,卻已在七一遊行後兵分兩處,自行「預演」佔中。太陽花學運後,這個場景自然似曾相識。香港警方在凌晨清場,過程平和,惟社會爭議未歇。佔中是公民抗命,年輕學子如今不惜違法抗爭,且手法漸趨激進,昔日拘謹守份的港式示威,已不復舊貌。tvb now,tvbnow,bttvb0 {: f- J4 O9 \6 _+ ?' [5 |+ K
兩套法治觀念的對峙tvb now,tvbnow,bttvb7 D  _6 @! Q1 ~. h; o! X* O
由臺灣、馬來西亞乃至香港,這些爭議背後,其實是兩套法治觀念的對峙。一套法治觀強調「違法必究」,否則法律的權威和尊嚴無從維繫。這是rule by law,強調法律維持社會秩序的工具性質,一切只要能按法律有序運作,則法律本身的內容為何並不那麼重要。換句話說,惡法亦法。就此而言,法律可淪為當權者有效的統治工具。中國大陸目前的法治實踐,顯然只及於這個層次。各領域法律雖漸次完備,中國的立法和司法部門,卻未獨立於中共政權之外,民眾更無法在憲政層次上挑戰特定法律。劉曉波一案遭判刑11年,所犯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既然違法,就該受罰,至於這罪名到底怎麼回事?又是如何入人於罪?不重要。tvb now,tvbnow,bttvb0 p4 s1 i0 a2 k( U2 |
另一套法治觀,則會追問法律本身是否公義?若否,則公民抗命就有了正當性。此因法治的根本目的,本就在保障每個個體的基本權利,如果連這點都無法做到,那就法不成法。這是rule of law,並不推崇盲目守法,盲目守法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斲損法治。
7 a. _8 [9 E1 ?  |& ios.tvboxnow.com只是任誰都可以看出,「違法必究」下的法治,操作簡單明瞭,反正有法必依就是。至於重視終極公義的法治觀,卻往往因社會各界對公義概念難有共識,而易生紛擾。十九世紀公民抗命的祖師爺梭羅(Henry D. Thoreau),遂強調以和平抵制的手段抗爭不義惡法,並坦然面對違法的法律懲處。換句話說,這一方面是接受既有法律的權威,另方面又對它提出挑戰。梭羅以拒絕納稅抗議美國政府的奴隸制和它與墨西哥的不義之戰,並為此下獄。而梭羅以降,甘地、馬丁路德金等人所領導的公民抗命運動,莫不如此。這也正是公民抗命者的道德光環所在。
. u. [) [. j2 g/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照片:Reuters/達志影像
" j, i9 L. ~& H2 i) H$ u' V回歸17年,中國政府承諾予港人的「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遠未全面落實,近幾年中央駐港機構更是無懼清議,昭然插手香港內部事務。今年6月10日,國務院針對香港發佈《一國兩制白皮書》,白紙黑字框限其自治權力,更使港人坐立難安。港式示威日趨躁動,可以理解,年輕一輩尤愛在抗爭手段上以臺灣為師,漸走偏鋒。
2 Z; `. d% O' u& Kos.tvboxnow.com不過老一輩港人那種根深柢固的法治及制度理性,倒也未泯。佔中運動三位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和朱耀明,早在一年多前就詳加規劃運動步驟,由公民商討、公民授權(全民投票),再漸進發展到由政黨和政府對話談判,並就談判結果再次爭取公民授權。如中央政府違諾,仍拒絕給港人真普選,佔中行動才會真正上演。這一步一步,皆詳載原則、方案、備案。至於運動的重大決策,如佔領或退出的時機,也會以電子投票方式,交已簽署誓約的公民共同決定。這種冷靜理性又深懷本土情感的「港式公民抗命」,無疑是新的社運路向,老實說,我更加期待。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