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詐騙電郵測試 37%人上釣 司法部員工泄私隱高危
4 f3 E9 W4 A2 K M( u: k& d
/ }1 i V- [) P. u# N& Y+ ?' S+ Z h* a
$ d- R% ^# A$ e8 Y, E* b; b( C9 V
聯邦司法部去年12月向5,000名職員發送附有模擬詐騙連結的「釣魚」(phishing)電郵,以測試該部人員對網上欺詐網站的警覺性,結果近1,850人上釣,佔收件者比例高達37%,遠高於一個聯邦網站指稱佔一般收件者的約5%。
7 J" K6 k0 ^9 t) Otvb now,tvbnow,bttvb
. |& J6 T6 I$ c; q8 X+ }. Qtvb now,tvbnow,bttvb有關電郵表面看似政府或銀行發出的郵件,其中附載一個假冒網站連結。公仔箱論壇% F. o7 x d/ K
登入該連結後將彈出一視窗,向「上釣者」提供辨識惡意電郵的提示。司法部聘有約5,000人,其中約半為律師。
8 y5 p, P. j8 c* ttvb now,tvbnow,bttvbtvb now,tvbnow,bttvb! D% J; |, k+ C1 h. I
曾進行兩次測試# N9 b7 y; l$ V% q- I6 n
7 R$ I$ y. ^# o: f4 U$ itvb now,tvbnow,bttvb司法部發言人咸東(Carole Saindon)指,該部於今年2月及4月亦曾進行相同測試,點擊其中連結的比率已跌近半數。她指該部未曾接獲有人員於真正的詐騙電郵上釣並「私隱受到侵犯」的個案。
( R5 Y9 \0 h/ D) K6 ?/ { `9 l
3 n; J* g: N/ n! H公仔箱論壇加通社根據《資訊自由法》取得2月有關測試的簡報,當中指出測試將於6月、8月及10月進行,有關「騙局」的精密程度將按次遞增。tvb now,tvbnow,bttvb0 T% N4 H% g' E+ n7 `+ t2 M
tvb now,tvbnow,bttvb( _; G! P! `: ^3 o
全球估計每日發出的欺詐釣魚電郵高達1.56億件,登入其中連結網站或會把網上銀行密碼等個人機密資料轉移至犯罪分子。
* `' Y( c$ y, ^( n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 t6 h- c- v$ g( h) @過濾器篩走九成公仔箱論壇! R) h% G' I4 l2 Y' N5 A
$ @9 l$ z: h6 e% p3 E; U4 y. P) H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聯邦政府的「網上安全」(Get Cyber Safe)網站指出,該等電郵成功越過垃圾郵件過濾器約佔一成,即1,560萬件。收件者中約有800萬人開啟該郵件,但只有80萬收件者點擊其中連結,佔收件者約5%。開該連結者約一成被騙取信用咭、銀行戶口及密碼等機密資料。
" b5 w0 `; ]! I4 }- K) X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7 s5 v9 z! l! y* [* c全球約有8萬人被竊有關資料。該網站指調查發現,逾100萬名加人曾於不認識的網站輸入個人銀行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