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黛安娜與反建制

安順補選掀起的黛安娜旋風,像是點燃了馬來西亞,特別是馬來人社會,等待已久的反建制風潮。黛安娜當選與否,對民主行動黨和民聯非常重要,但更深遠的問題是:現有的馬來政治光譜,似乎無法代表許多基層馬來人的政治願望,行動黨可以在這個點上扮演什麼角色?6 L* E8 S& @" B. n

% r5 y( Z8 x( t7 j+ stvb now,tvbnow,bttvb至截稿為止,安順補選的選情仍未確定鹿死誰手,我們都非常擔憂;然而,與此同時,黛安娜受委民主行動黨候選人確實在馬來社會掀起千層浪。我自從1999年入黨以來,就經常在小販中心、茶餐室與行動黨領袖共餐時,遇到小販請客或者完全不認識的支持者走過來說他支持行動黨,已經為我們付了帳。當然,都是華裔。但在安順補選,我第一次遇到看起來就不富裕的中年馬來小販,說請林吉祥和黛安娜進餐。每次選舉,華裔選民用各種方言告訴我們“放心、不要怕,火箭會贏的。”第一次遇到年約50歲的馬來婦女主動對我們這麼說,而且她說這話時,黛安娜並不在場。當然,在還未投票前寫馬來選票可能出現轉向,異常冒險,因為我們可能只是遇到住在城市的馬來人,我們可能也只是遇到原本已經是民聯支持者的群體。但是,在安順助選一周所看到的現象,不只是民主行動黨不曾遇到的反應,對於其他以馬來人為主的政黨,似乎也不曾遇到類似情況。黛安娜在短短一周內,成為每個人的焦點。上至馬哈迪、部長,到酒店櫃檯前的馬來女生或者街上報攤的馬來女生,還有一眾搶著與黛安娜合照男女老少,甚至開車追候選人車隊,就為了一張合照。(比其他部長聰明的青年體育部長凱里告訴巫統領袖“我們的候選人是馬袖強,不是黛安娜”,但好像沒有什麼人理會凱里的勸告。)馬來文報章每天都在談黛安娜,連伊斯蘭黨黨報《哈拉卡》本期一半的文章都和黛安娜與安順補選有關。到底黛安娜現象代表著什麼?馬來人加入民主行動黨,就好像要準備遭主流馬來社會隔離、會被親戚朋友責罵。(回過頭來,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行動黨黨員,也是被親戚朋友當“傻瓜”。)隱然掀起反建制風潮升旗山區國會議員再里爾告訴我,黛安娜是從平民家庭出生,如很多家庭一樣有巫統的淵源,但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如很多不富裕又沒有關係的孩子一樣,黛安娜是本地大學(特別還是瑪拉大學)畢業。她憑著自己的努力,成為律師。她憑著一股過人的勇氣,勇敢地加入過去不被主流馬來社會認同的民主行動黨。伊斯蘭黨主席哈迪就在“黛安娜加入行動黨,比他自己更有勇氣 ​​”來為黛安娜助選。我腦子裡想起一張圖像:在《馬來西亞計時炸彈》一書裡頭,收錄的一張1978年大選時的政治漫畫,林吉祥在拳賽中,被綁著手來挨打。我在1986年看這張漫畫,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那些自數十年前請林吉祥和行動黨領袖吃飯的華裔小販,與這一周來請黛安娜和我們這些助選員吃飯的馬來小販,似乎有著共同的想法:這個國家需要勇敢的人反抗霸權。那些數十年來悄悄低聲叫火箭“不要怕,我們支持你”的華裔,與本週遇到叫行動黨jangan risau, kita sokong DAP的馬來女小販,似乎也有著很類似的意識。我可能過於樂觀,可能言之過早,可能完全誤判;但是黛安娜現象背後,我似乎隱約看到馬來社會中產和中下階層的反建制風潮。過去的政治論述,似乎都失去吸引力。一個平民家庭出身的年輕馬來女律師,似乎點燃了很多馬來選民對未來政治的想像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