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馬來西亞] 黃義忠/去脈絡化,南洋遠矣

缺乏「政治性」的情境下,導致《下南洋》在呈現特定課題或事件時,無法提供完整的理解脈絡,恐怕限制了觀眾理解問題的角度。如此避重就輕,以較少爭議性和相對安全的人物和事件,來建構幾代華人的臉譜,會否過於簡化馬來西亞華人與政治事件交織而成的歷史複雜性?不去碰觸影響歷史和政治語境以及深層次結構的問題,它能帶給觀眾什麼樣的議題觀點,哪些借鑒意義?
5 u7 g; ^& A1 i6 w! ^, K馬來西亞常青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投資2千4百萬人民幣(相當於1千2百萬馬幣)拍攝一套10集系列紀錄片《下南洋》。這是目前中國國內投資最高的紀錄片,由中國導演周兵和祝捷共同攝製,花了3年時間深入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和菲律賓等地拍攝而成。此片2013年底在中央電視第九臺紀錄頻道播出,不僅獲得央視主持人白岩松的大力推薦,還在2013年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奪下最佳紀錄片系列節目獎。看完10集的《下南洋》後,發現片中在敍述馬來西亞某些課題或事件時,有一種「去脈絡化」和「去政治化」之嫌。
9 L) N2 s1 N- I, e. 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優美的畫面配解說詞,《下南洋》開篇如此的介紹馬來西亞,公仔箱論壇8 f$ v; u6 n! t- z% v8 C
「風箏和陀螺是馬來人喜歡的傳統娛樂,在馬來西亞,這種遊戲受到不同種族人們的喜愛,陀螺的飛轉需要一種平衡的技巧。如何維護不同族群的文化傳承和地位的平等,一直是這個國家管理者所面對的挑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人撤離南洋,南洋各地紛紛開始成立獨立的主權國家,華人在南洋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馬來西亞繼承了英國的政治體制,但華人的人口比例從20世紀40年代的40% 下降到今天的24% ,在一些領域,華人一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節錄)
$ i0 B2 z- [. v- o1 @公仔箱論壇
抽離歷史發展背景: R( T/ `9 y) ^
以陀螺的飛轉比喻馬來西亞國家領袖需平衡各族的利益,相當貼切。可惜的是,10集的《下南洋》既沒有講述馬來西亞政府如何維護各族的文化傳承和地位平等,也沒太多著墨華人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原因。' }, q8 Y: a. X; v
譬如,片中介紹柔佛州寬柔中學時,僅提到該校拒絕由國家統一頒布的改制方案,堅持以中文教材教學,但是此一論述卻抽離了大馬歷史發展脈絡,並未指出馬國華文教育受到政府不公平對待的結構性因素。早在2009年,香港電臺製作了5集電視紀錄片《華人移民史:下南洋》,第4集同樣談及華文教育,但是卻闡述了相關的歷史脈絡:. u( j, X' ~* P* j1 g
「從英國殖民地時代到獨立,政府對華文教育採取不聞不問的態度,甚至計劃要取締華文學校,去華文化的做法。50年代,政府要把華文學校改為國民中學,用金錢補助利誘華文學校放棄以華文授課。於是,檳城的鐘靈中學率先罷課抗議,引發全國華校學生激烈的抗爭浪潮,不過抗爭最終失敗,鐘靈中學成為第一所接受政府津貼的學校,近八成華校陸續跟隨。而堅持不改制的學校,只好變成私營的獨立中學,艱苦經營,後來胡萬鐸等人在70年代發起復興運動,以義賣義剪方式籌款,得到華社大力支持,華文學校才得以發展。」(節錄)公仔箱論壇% C& L8 M! I; W* r
張曉卿投資的《下南洋》,在最後一集以李宗偉兩次敗給林丹的羽球賽,反映馬來西亞年輕一代華人為馬來西亞的未來而努力,隨後一段的旁白也有「去脈絡化」的問題,因為上下文沒有提供任何歷史背景資料:
6 h! |) E- h0 f2 M. g: Z- R8 k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人們常會看到一句廣告語:『一個大馬』,這是執政黨提出的政治口號,他們希望不同的種族共同建設一個幸福、繁榮的大馬沙巴州副首席部長佐瑟百林的一個比喻:每一朵鮮花都有自己的美麗之處,如果把這些花朵放在一起,它們將會變成一簇更加美麗的花束,這就是『一個大馬』的概念。」
/ M* S: l2 Q% Aos.tvboxnow.com
除了針對歷史脈絡的「去脈絡化」外,《下南洋》第10集有兩處講述馬來西亞華人從政的旁白,均未賦予有關的政治脈絡,導致有「去政治化」之嫌。os.tvboxnow.com2 M! V9 s2 r$ N! x
第一處:
2 Y7 O/ S; `$ y8 B2 }. Y3 ?" Hos.tvboxnow.com
「在今天的馬來西亞,華人在文化、經濟和政治上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3年馬來西亞大選中,華人對於爭取自己的政治權益熱情高漲,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反對黨裏都活躍著華人政治人物的身影。」
% f/ Z' l- S. A
第二處:/ P* R, |+ E# ^" u
「在柔佛州新山參加了2013年國會議員選舉並順利當選的劉鎮東說:這個國家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任何一個政黨或者聯盟要執政,都必須爭取每一個族群的支持。」tvb now,tvbnow,bttvb3 E4 T5 u$ M0 d- }8 _! C
以上這樣的敍述,對於不熟悉馬來西亞政治歷史的觀眾,是很難理解華人從政的原因和求變的決心。反觀,香港電臺的《華人移民史:下南洋》最後一集就通過民主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描繪了本國華人從政的政治脈絡: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C% ^; Y, Q9 h% s" a: g& g
「二次世界大戰時,華人因移民身份很少參政,直到1957年獨立後,大多數馬來西亞華人因在當地出生長大,擁有國家的概念,從政人數才漸多。」(節錄)os.tvboxnow.com- B6 K9 h9 ?' n* k2 |3 C
香港電臺還以旁白補充了另一個華人參政的重要政治語境,即馬來西亞華人約佔四分之一人口,而馬來人則佔大多數。在過去大半個世紀,馬來西亞無論在公務員聘任、教育及經濟,都採取馬來人優先的政策。tvb now,tvbnow,bttvb) G1 F5 k2 b) ]% Q0 B9 e' Z6 i! k+ j7 b
排華是南洋華僑史的重要事件,《下南洋》和《華人移民史:下南洋》兩套紀錄片都有對此事進行描述。《下南洋》第4集就點出了菲律賓和印尼的排華事件,造成大批華僑死亡,不過整個片子卻對馬來西亞這方面(未必是排華,可以是華人受到衝擊或壓迫)的任何相關事件,包括五一三事件或馬共問題等,都避而不談。然而,不同的是,香港電臺製作的《華人移民史:下南洋》第4集在論及東南亞排華事件時,就賦予了這樣的政治語境: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_2 P4 k" x8 T
「1945年馬來半島爭取脫離英國殖民地獨立,當地政府為了打擊反殖民主義者,實施緊急狀態令,大舉搜捕以華人為首的馬來亞共產黨黨員,並強迫50多萬名居於市郊的華人遷進臨時搭建的400個新村,由軍警集中管理。」(節錄)tvb now,tvbnow,bttvb, n4 W& v3 N( O8 N5 u: ]; g4 g
簡化歷史避重就輕tvb now,tvbnow,bttvb- ]% z& N- M8 h
簡言之,《下南洋》在呈現馬來西亞華人某些課題或事件時,並未提供政治性理解脈絡,在這種缺乏「政治性」的情境下,恐怕限制了觀眾理解問題的角度,造成片子易流於感性、缺乏問題意識,最終變成了「去政治化」。《下南洋》避重就輕,以較少爭議性和相對安全的人物和事件,來建構幾代華人的臉譜,這會否過於簡化馬來西亞華人與政治事件交織而成的歷史複雜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4 R# e; O) D" U  G# A
不論是「去歷史」的脈絡化,還是因沒賦予政治脈絡而導致的「去政治化」,如此敍事內容極可能影響紀錄片的深度和廣度。美國歷史學家羅伯特A. 羅森史東(Robert A. Rosenstone)就曾在其著作《過去的願景:電影給我們的歷史觀念的挑戰》(Visions of the Past: The Challenge of Film to Our Idea of History)中,批評某些歷史紀錄片的敍事策略,去除了複雜的因果關係,把過去壓縮成一個封閉的世界,使歷史被過度簡化。os.tvboxnow.com8 F" V: Z: U5 g9 s: S
臺灣廣播電視學者郭力昕在〈影像政治與臺灣〉(《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二十期,2012年)一文亦指出,紀錄片紀錄真實的特徵,讓它可以填補由資訊壟斷及新聞商業化、瑣碎化造成的空白。假如紀錄片只流於感傷主義以淺層人道關懷式的情緒或訊息,觀眾便無法從影片裏看清楚問題或現象的根源,結果是對結構性問題更大的漠然與冷酷,而統治者的權力、及服務於其利益的意識形態則會更鞏固。
+ J! v+ j: G. A7 s8 a" `tvb now,tvbnow,bttvb他認為,紀錄片是提問的工具,它本質上是基進的。只有去觸碰、揭露、探討複雜的政治社會問題及背後的社會脈絡,或在題材中做相關的提問,與現實進行協商、並從而改寫社會關係,紀錄片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
4 `5 @/ f% E$ Z! ~, O1 w"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紀錄片表現感性和溫情與提供歷史或政治的脈絡,不是二元對立的,結合感性與理性,紀錄片在好看感動之餘,亦能創造觀眾思考和討論議題的空間。若紀錄片完全「去脈絡化」和「去政治化」,不去碰觸一直影響著馬來西亞華人的歷史和政治語境以及深層次結構問題,它能帶給觀眾什麼樣的議題觀點,哪些借鑒意義?若紀錄片賦予歷史和政治理解脈絡,又會對產制者、贊助者或播放機構帶來怎樣的影響?在權衡利害和得失之間,或許更多的是紀錄片的倫理表現和市場策略的考量。
7 a8 D. Q+ m% t* Z% K+ s( }: Atvb now,tvbnow,bttvb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