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a) `$ p5 f$ p I' d* s& N
& S% c4 P) w% n- m' m* x
科學家發現的這種新蝸牛隻有幾毫米長,但是它對於生物學家來說卻是重量級的。這種微型蝸牛是最近才剛被發現的,存活於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和泰國的石灰岩山上。通常發現一個新物種是值得慶祝的事情,但是這一次卻有點讓人高興不起來。這種獨特的小生物正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而且我們幾乎無法幫助它們。
7 V6 I5 H/ G* T4 U* N; d
4 V: {2 T2 ^3 E1 x+ R
6 h0 L1 P: ^7 b v2 [os.tvboxnow.com這些新描述的蝸牛物種之前曾被認為是屬於一個不同的蝸牛亞種成員。來自萊頓大學自然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仔細的檢查了它們的形態學和環境特徵。這些生物擁有與眾不同的毫米級外殼,向外反射着一系列的不規則光線。這就使它們擁有了珠寶一樣的外貌。它不僅看起來很酷,科學家們也無法確定它們到底如何長出這種外殼,其它蝸牛沒有類似於它們的這種外殼。4 _! a9 w3 w8 w$ _6 q$ o! S3 n* z$ S
' @3 W7 A+ F# e% q" [% x( t X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h# B' |2 f: }! M9 o$ R: r* Y
然而,這並不需要很長時間就能夠揭開這個小秘密。它們並非只存活於南亞地區,但是石灰岩山是它們唯一的棲息地,石灰岩是它們生存的要素。不幸的是,這些石灰岩山正在快速被人們挖掘。31種Plectostoma蝸牛物種中的十種已經遭受威脅,而且至少有一種已經滅絕。研究人員們並不確定這些蝸牛為何不遷移到其它的某個地方,但是他們或許能夠找到方法及時的為這些蝸牛做點什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