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racechanstuart 於 2013-12-17 03:42 PM 編輯
9 i- N) X8 o& U" \5 ~* xtvb now,tvbnow,bttvb
2 W8 g9 g6 X- n5 {' L# n8 P
; o- `; B8 t6 o, ?5 [酸酸甜甜補肺膏 小兒易入口
; s6 c( z5 h; `8 D k& r7 aos.tvboxnow.com
, x4 }% e1 d4 x1 B. Q公仔箱論壇 |
2 j1 W+ F/ S! j/ @. y4 x2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0 i- b3 J) Z: u7 R& H/ Xtvb now,tvbnow,bttvb
: e) ^, c' P' v" m+ s' I- x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4 W9 O7 V8 B( n/ H
肺虛的群體中,老人和小兒佔多數。值得指出的是,香港不少媽媽對於中醫藥治理小兒咳嗽或肺虛時出現很多態度觀點的問題,例如把中醫急救用的,具有清熱、化痰、定驚的猴棗散當成一般化痰藥給孩子吃;或不管有痰無痰,外感還是內傷咳嗽,燉一碗川貝雪梨糖水,固執認為孩子小,怕苦不可能接受中藥。0 A- P% y' M ]# E7 D6 F! Y, @
2 O b9 ~4 j) [9 k$ N s
2 t/ Q0 e% Y' y. dos.tvboxnow.com其實中藥是否苦和中藥組成關係很大。一般來說,實證疾病的中藥比較苦,單純虛症的藥不會太苦,如小兒肺陰虛我們最常用的沙參、麥冬、百合、桑葚,補氣的太子參、黃蓍、白朮、山藥、大棗都是我們日常湯水中長用的。對於體虛經常感冒、咳嗽的小兒,最常用的是冬天服用補肺膏方,用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加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以及玉屏風散(黃蓍、白朮、防風),由於小兒身體稚嫩,難受峻補之人參,故可用藥性和緩平均的太子參代替;加上補氣生津的淮山藥,開胃酸酸的山楂、烏梅,用些甜甜的羅漢果、蜂蜜和冰糖熬成一罐,每天吃一調羹,開水吃,酸酸甜甜,小兒根本不抗拒甚至喜歡。
( n8 X4 J2 F1 x) F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8 y+ M2 c% C- l8 p' P+ o
os.tvboxnow.com2 A& z& q' a! c& j4 [/ U% u
氣管敏感、哮喘,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要加些健脾補腎化痰藥;鼻敏感就要加一些通鼻竅,減少鼻腔分泌的藥。當然這些治病的藥,加的愈多口感愈差,內地哮喘小兒冬天吃膏方,夏天做天灸,很多人控制得非常好,我對付小病人的方法是言語鼓勵加嘗試,讓他們在診室就嘗幾口,真的不行就不要多配以免浪費,而實際上小兒對中藥的接受程度遠遠超過大人的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