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家发布新书推动当地华文阅读风气os.tvboxnow.com8 B6 O6 o1 W8 V6 c: M6 O, _% a
- ~3 u+ j( Z( P9 Stvb now,tvbnow,bttvb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R4 e0 x, k7 |. d# C: U
tvb now,tvbnow,bttvb$ i3 X' a+ Q% n$ e8 Q
由新加坡知名本地作家伍木和新移民作家王永刚主编的《新华文学大系》新书发布会及座谈会11月30日在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举行。配合新书发布会,新加坡本地华文创作社团世华文学研创会同期举行文学座谈会,由两名主编在发布新书的同时主讲新华文学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的发展概况,座谈会主席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前副主任杨松年教授。公仔箱論壇( x# n+ D7 x7 F
os.tvboxnow.com) S; C5 B% S: E$ N F
伍木以《新华伤痕小说的文化脊梁》为主题,对何为新华伤痕小说、新华伤痕小说在新加坡社会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做出深度剖析。据编者介绍,新加坡伤痕文学有别于中国的伤痕文学,其内容源自于1980年初南洋大学的停办和八十年代中期新加坡传统华校的消失,这两方面的打击使得华文知识分子失去精神家园而产生浓厚的伤感情怀,整个时期的散文、小说、戏剧基调都是悲凉的。由他主编的《短篇小说集》收入1965年至2012年的新加坡华文短篇小说作品,共75名作者,每人一篇小说,共75篇作品。
/ p( j) R- w r- H# T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X; M+ w. _1 V9 Q: h' P
由年轻新移民作家王永刚主编的《中长篇小说集(上册)》共节选14名作家的20部中长篇小说作品,时间跨度从1965年至1999年。经他介绍,此番编书经过海量的资料收集和文本罗列,大大激发了自身的创作体验,并全部融入六、七万字的绪论之中。同时,编书所产生的灵感也让他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寄生》,整篇小说通过对话形式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挣扎。在主题演讲中他提出“创作是对身体、心灵、经济上的三重磨损”这一新颖观点。他认为,即便当前新加坡华文阅读风气每况愈下,新加坡文化界仍然应当严格去看待新华文化,力争让其突破强权文化的束缚,争取在世界文学史中发光发亮。
$ h) K7 }+ g6 L1 h+ J' `7 C' b
! U- h+ H; Q3 i ntvb now,tvbnow,bttvb作家简介:
; m/ E' ?3 ?3 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tvb now,tvbnow,bttvb$ [+ H. n4 Q7 y- L/ X* u
伍木(1961-),原名张森林,祖籍中国福建晋江,生于新加坡。1979年毕业于南洋初级学院,2007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硕士学位。曾获金狮奖散文组优胜奖、金狮奖诗歌组佳作奖、全国宗乡奖散文组优胜奖、亚细安扶轮青年文学奖(微型小说)佳作奖、亚细安青年微型小说奖创作大赛优胜奖、国际华文散文创作比赛优胜奖、“畅游神州”征文大赛一等奖。著有诗集《十灭》、《等待西安》和《伍木短诗选》;散文集《无弦月》;诗与微型小说合集《登泰山赋》;杂文集《自省与救赎》;文学评论集《至性的移情》;文学对话集《火浴的族类》;文学薪传集《回首一瞬间》;学术论著《当代新加坡伤痕文学及中国学者的解读(1981-2007)》和《新加坡华文诗歌中的国家意识(1945-1970)》。+ m6 h/ A$ z- i
1 e$ o+ _$ F, V/ [" S- W
赤道赤子,本名王永刚,1979年生于中国辽宁,自幼爱好文艺,小学时期便开始学习美术,作品数次在全国与地方的绘画比赛中获奖。高中时期兼修文史与艺术,毕业后曾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修学电脑艺术绘画。1999年被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室内设计系录取,2003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室内设计工作,文学研究与创作属于业余爱好。2008年报读新加坡新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担任新中文化交流公司执行董事、世界华文文学研创会副会长,并在本地电视机构兼任撰稿,负责大型综艺节目的编撰工作。著有《新华文学大系·中长篇小说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