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本地有人放木箱养蜜蜂,收集蜂蜜和花粉,却被不知情的灭虫公司一举喷药杀光。 在国外不少城市,许多人热衷于养蜂,吃最天然纯正的蜂蜜,但这在我国,却仍是个鲜为人知的活动,结果酿成一场误会,导致“一窝蜂”惨遭“灭门”。 参加社会企业Edible Gardens,从事城市农耕的林源楷(30岁)受访时说,他和其他成员在大约一年前开始引进养蜂概念,并在全岛三处各放置了一个木箱,专门养蜂。 其中一处的蜜蜂已经养了大约一年,蜂巢已经相当庞大,是三个蜂箱中最大、最成功的。“但当时因为误会,灭虫公司在一项例常行动中,不知道是故意养在那里的,以为蜜蜂侵占了箱子,所以就喷药杀掉它们。” 对于上个月发生的这件事,林源楷不愿透露更多细节,但养了一年的蜂巢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全没了,令他感到心痛不已。目前,他们正尝试再次把蜜蜂引进木箱。 在另一处的蜂箱中,一批蜜蜂住进一个箱子不久之后,或许因为觉得环境不适合,没过多久又集体搬家了,如今只剩下一个安置在他亲戚家后院的蜂箱。 他说,蜜蜂搬家的原因有很多种,这可能是因为附近没有足够的花供它们采花粉,或因为经常受到干扰,所以决定离弃原来的家。 如今唯一仅存的蜂箱已经放了半年,虽然规模还没很大,但已有数千只蜜蜂住在里面。 林源楷说:“养蜂其实不难,只要安装一个暗箱,上面开些小洞给蜜蜂出入,然后在里面放一些蜂蜡和香茅,就可以吸引正在寻觅新家的野蜜蜂搬入。” 他希望,通过城市耕作,让长期住在城市中的国人,可以更贴近自然,同时生产不受化学污染的健康食品。 林源楷还笑说,蜜蜂是最好的宠物。“你不用喂它们,也不用带它们去看兽医。它们也会自己找东西吃,所以就算你要出国也不用担心,它们还会为你提供纯天然的蜂蜜! 据本报所知,由于养蜂概念太新,本地还没有这方面的管制。 弃高薪回国当农夫 放弃海外金融业高薪工作,林源楷回国当起城市农夫。 林源楷是本地少数选择耕作的年轻人之一。他原本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因为经常接触到许多农业公司和农业知识,逐渐对农业产生兴趣,因此在一年多前决定放弃做了五年的高薪工作,回国当起城市农夫。 目前,他在Edible Gardens社会企业里,积极帮助对城市农耕有兴趣的家庭和本地餐厅与酒店,成立种植蔬菜的花园和养蜂箱。 担心邻居揭发养蜂 养蜂惹争议?邻居不知他养蜜蜂,林源楷每天提心吊胆,担心邻居发现后提出反对,要求他消灭蜂巢。 林源楷说,蜂箱放了约半年,邻居们并不知道他在养蜜蜂。他经常担心,如果邻居知道后,会不会向当局投诉,强行要他驱走蜜蜂,现在也只能是过一天,算一天。 他说:“很多人对蜜蜂缺乏认识,看到蜜蜂在自己住家筑巢之后,认为会对安全构成威胁,吓得马上叫灭虫公司来消灭,但其实人蜂是可以共存的。”蜜蜂蛰人‘看心情’原来蜜蜂和人一样,会不会蛰人也是“看心情”的。 林源楷说:“如果是雨季经常下雨,蜜蜂不能出去采食花粉,它们会变得比较暴躁,这时候去打开蜂箱,它们就会蛰人。”幸好在采访的时候,天气还算不错,蜜蜂非常“听话”,没有乱飞,攻击旁人。 养蜜蜂少不了被蛰伤的问题,但林源楷说,刚开始也被蛰伤很多次,又痛又肿的,但之后习惯了,也慢慢地摸透蜜蜂的习性。 他每次检查蜂箱,也会穿上白色的保护套,避免被蛰。“蜜蜂视力不好,但嗅觉敏锐,只要动作不要太快,就不会激怒它们了。”本土蜂蜜别有风味 本地花粉制成的蜂蜜,味道有独特的“本地风味”,不会过期。 蜂蜜的味道,其实取决于蜜蜂采食的花粉。因此,本地蜜蜂从周围的花朵采食花粉后,制出的蜂蜜和本地市场出售的国外蜂蜜,味道相当不同。 蜂窝长到一定的规模之后,林源楷就会把一部分的蜂巢摘下,而连同蜂巢在内的蜂蜜,可以马上吃下。他说,本土蜂蜜的味道和香味非常独特,和市售蜂蜜很不一样。 他指出:“市售蜂蜜有的是加过热的,或把不同花粉制成的蜂蜜混在一起,也有加水添糖的。但这些本土蜂蜜都是新鲜采下之后就可以吃的,营养没有被损坏,也不会过期。” - See more at: http://wanbao.omy.sg/local/story20131110-16015#lo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