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擔任學校路口導護老師,我做了一個小小的實驗:在指揮小朋友過馬路時,向過路的小朋友們道早安。 我向每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早!」心裡期待小朋友同樣回我一聲:「老師早!」但每十個過馬路的小朋友,卻只有三到四位回聲:「老師早!」(這年頭的教育,沒辦法讓學生主動,只好先由老師主動。) 第一天上崗,當小朋友聽到我說早安,顯得一愣一愣,他們臉上的表情彷彿在說:這個人怎麼那麼奇怪,自言自語。有些則會抬頭看看我,但隨即繼續往校園裡走去,完全無動於衷。 這時我心想,教育的信念就是改變學生,使其擁有善的信念。於是我上學、放學時間反覆跟小朋友說著「早安」、「再見」,連續五天,我勤於操練「打招呼」。 幸好跟我打招呼的小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但還是沒有到達我心裡預期的程度,可見「品德教育」的推動還有進步空間。 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應落實於日常,衷心期盼小朋友可以自然而然開口向熟悉或陌生的人打招呼,尤其是為自己服務的人們。 這樣的經驗讓我想起之前到日僑小學參訪,一進到校園,看到公告出來的學校年度目標是「成為培養學生打招呼世界第一的學校!」學校辦學就應如此,從生活做起,從微不足道的細節入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應該」轉變為「習慣」,那麼教育就能發揮該有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