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3剛過Q4伊始,大行急不及待拿個水晶球來作多角度的投資展望。渣打銀行東北亞財富管理投資策略部主管梁振輝就在記者會上指出內地及美國政治變化令投資市場再度Risk On,他安撫投資者毋需過慮,因市場終「先苦後甜」,料自11月起相關不明朗因素也會消失於無形。
可以看見,環球市場本季度有多項政治事件即將或已然發生:1. 內地有三中全會;2. 美國則有國債上限爭議。兩者某程度上提升了整體投資市場的風險及相關風險胃納。他認為股票於第四季仍為投資者首選資產級別,縱然現時估值處於歷史中位數;加之企業盈利正在逐漸復甦,當中環球股票及歐洲企業相關股票最具升值潛力。他指出,歐洲各國(荷蘭除外)的第二季經濟增長均優於預期,反映該區穩步復甦,而且相關股票資產估值便宜,相對新興市場股票的估值亦同樣合理。要之宏觀潛在風險(如:美國退市或經常帳赤字等)較微觀基本因素來得務實,故而市場料短線會修正自5月以來的弱勢,直至12月或明年初退市消息升溫更可能令市場再出現資金流走的現象。
所以梁振輝認為相關資產僅宜短期操作。雖然聯儲局或於2015年起才以溫和步伐每年加息一厘,但退市已成大勢,故梁氐看淡”穩定收益資產”的未來前景,並建議持有短年期債券組合降低利率變化帶來的風險,可幸現時尚處低息環境,風險有限,今季後市向三厘進發,而美國企業高收益債?及人民幣債?屬較佳選擇,相信後者於下半年亦會受惠於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在匯市方面,梁認為外幣於第四季表現將呈反覆偏強情況,各地貨幣個別發展,而人民幣走勢平穩,但中長線仍以美元主導,外幣或於高位遇阻力。在商品市場方面,梁只看好能源類相關產品,油價隨經濟表現,但頁岩氣發展或限制其升幅,新興市場成疑亦影響商品市場前景;而黃金仍有機會再試低位至每盎司1,100至1,200美元區間。
內地方面,梁相信第二季經濟已見底,今年經濟增長可達政府預設目標7.5%,現處整固期,對其中、長線前景樂觀,冀日後數據表現令投資氣氛升溫,惟現時估值偏低的內銀及能源股則需靠國策支持才有所作為,而企業盈利增長有望維持15%。港股方面,恒指第四季有望達24,000點,可留意H股從後趕上,相信經濟轉好帶動投資及消費信心,特別看好大眾消費和科技股,因其門檻低、受經濟週期影響較少,看淡煤炭股。
就美國政府局部停止運作,他相信一如以往只會擾攘十數天,然後運作回復正常,這樣一來將成美股反彈的催化劑;至於國債上限爭議亦似乎份屬政治議題,深信未必會令美國違約或影響其信貸評級,更何況市場亦基本消化了財政預算僵持狀況。昨晚道指重上15,150點已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