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千禧年前後,英國電訊霸主沃達豐(Vodafone)狠斥1,830億美元狼併Mannesmann;以及當年的科網新貴AOL,豪擲1,640億美元鯨吞時代華納,所炒起的那一波TMT(電訊、傳媒、科技)股狂潮嗎?
事隔十多年後,隨美國超低息環境即將告終,TMT股為抓緊借平錢的最後良機,又再度激起了併購狂瀾。繼今年(2013年)9月2日,美國最大的4G無線網絡運營商Verizon,斥資總值1,300億美元的現金連股票,回購Vodafone手上的45%Verizon股權,締造出史上第三大的收購合併案後。接在12小時內,微軟又宣布斥資逾54億美元,一舉買下過氣手機霸主諾基亞的手機業務,及10年專利權。
「大刁」浪接浪,既引證了在經濟復甦方興未艾之際,必然會激發出併購擴張的熱度,以迎接隨之而來的經濟繁榮期,更意味TMT股的盛世再臨,相關的科技股票基金更有力強者愈強。
今年以來(截至9月5日止),作為TMT股指標的納斯特克指數上升近18%,表現更勝同期上升近14%的道瓊斯工業平指數。在芸芸科技股中,以電動車生產商Tesla Motors升勢最凌厲,在今年以來升幅高達4倍;第二則是線上串流影片租賃商Netflix,上升2.15倍;第三是 DRAM巨擘Micron,上升1.32倍。
至於備受市場關注的網股,則以Facebook升幅最勁,上升近57%;其次則是近年頻頻收購的Yahoo,上升近42%。事實上,一眾TMT股走勢跑贏整體美股,乃是經濟週期發展的模式使然。所以如此,原因有二︰一方面,由於所有TMT股,跟科技研發和應用技術息息相關,皆可歸類為成長型股票,最擅長利用低息環境進行併購壯大。偏偏,於過去五年的超級量化寬鬆大時代,正好向TMT股提供了源源不絕的便宜錢,從而掀起了此起彼落的併購行動,營造出快速茁壯成長的機遇。
量化寬鬆大時代造就TMT股併購狂潮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ealogic統計,單是今年上半年,全球科技和電訊業的收購合併個案,分別達到2,586和430起,涉及金額分別達到1,035和1,023億美元,當中科技業的收購合併金額,較去年同期下跌近15%,但電訊業的收購合併金額,卻上升44%。
相信,隨Verizon豪斥千億美元,所進行的回購「巨刁」成功後;再加上為趕在美聯儲退市之前,TMT企業好抓緊借廉價錢進行併購的最後機會所推波助瀾,樂觀到第四季度,相關的收購合併個案,還會一浪接一浪,勢必讓全球科技和電訊業的合併金額,更勝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甚至直追千禧盛世。另一個利好TMT股繼續跑贏大市的原因,則來自經濟復甦帶動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增加。
經濟復甦利消費帶旺TMT股生意
眾所週知,美國失業率正逐步回落,同時消費信心已回升至80樓上。這不啻反映在就業數據好轉下,市民收入亦在逐漸回升,從而拉動消費意欲,這對於非必需消費品的需求,自然水漲船高,特別是一眾消費性電子產品,更會買氣旺盛,從而為TMT股營造出訂單如雪片紛至的利好基本因素。
TMT股環環相扣,譬如明星級智能手機推出新款,自必帶動流動通訊的上台量上升;流動通訊日益普及,亦自然帶動相關的互聯網企的生意大增。這亦是為甚麼Verizon肯豪斥千億美元,買回在沃達豐手上的股權;這亦是為甚麼微軟,終於要將已日落西山的諾基亞手機業務收歸麾下的癥結所在。TMT股炒在經濟復甦乍起時,但相關的科技股基金的升浪,並不會就此打住,估計可持續至經濟週期,由復甦過度至成長期,才沽出換馬也不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