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r0 \: `! }4 a, Z0 y! A4 D8 c3 v9 j+ M復活節島的“朗果朗果文字”。
2 ]- p5 d: J' W3 X6 wos.tvboxnow.com
' k J' Z- l: [ " D c5 ^5 L- k8 F/ Q
! C" \8 Z1 X& C) a6 @
鮮為人知的“摩利克赫朗果朗果”也是復活節島的神秘故事之一,土語“摩利”的意思是“學者”或“特殊知識的專家”。
# n# W3 U, M. X- D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P1 ~+ Q) E! M: N$ Z
據說第一位“摩利”專家(請勿與紐西蘭土著毛利人[Maori]混在一起)是跟霍圖.瑪圖阿本人一起來到復活節島。他們是文書人員及知識分子。他們的職責是朗誦霍圖.瑪圖阿從希瓦帶來的六十四片木板文字,以及在原版字跡模糊不清時,負責將舊版文字抄寫雕刻在新的木板上。9 b: I, K% L1 ^- N
os.tvboxnow.com" R* _1 B1 ?4 i* P4 Y
這並不是神話,因為二十四片“朗果朗果木板”(Rongorongo tablets)一直保吁至今。它們古老的全名為“克赫摩圖摩朗果朗果”(Ko Hau Motu Mo Rongorongo),其字面意思為“朗誦的條文”。這些象形文字通常刻在扁平的木板上,木板邊緣已磨損成圓形,因長期使用及年歲久遠的緣故,使板面泛着油光。木板刻畫一排排整齊的文字,每排高度大約一公分,有數百種符號,包括動物、小鳥、魚和抽像形狀。語言學家指出,有很多符號“代表發音的字母或音節”,這些象形文字先進的程度,和古埃及或印度河谷文明差不多。
( [# Y* Y' v% t i/ f6 n! U6 F
2 l6 p$ p' R. ~" q' ]9 U%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O+ g% _0 u/ g- Z“朗果朗果象形文字”特別吸引人之處在於:
: C0 `! k6 X, @" w6 Gtvb now,tvbnow,bttvb
1 B4 n8 n% X9 G0 s它具有罕見奇特的書寫方式──“牛耕式書寫法”(boustrophedon),即第一行若由左到右書寫,第二行則由右至左書寫,像這樣子左右或上下交互書寫,也就是說,閱讀這些符號時必須時常轉動木板。毫無疑問的,這些象形文字一定是由專家雕刻在板面上,它代表古代藝術的結晶。
+ U* J) _8 f% u0 x; ^# t
$ M# k- C7 i+ w9 k# u: L9 F
9 D# @+ E7 ~) t( Q) ?! |0 s公仔箱論壇在復活節島搜集的口述歷史明白指出,閱讀與書寫象形符號的知識體系是代代相傳的,而且在安納根納灣建立了圓形的校園,以傳授這些知識,直至一八六二年島上教師及長老都被蓄奴者俘虜為止。從此以後,聯繫復活節島與過去傳統的文化橋樑只是粗略保吁下來,安納根納成為島民一年一度聚會慶祝,聆聽板文朗誦的重要場合。
c2 D w' H' B: `* z# a6 sos.tvboxnow.com( h4 ]4 |& O. T( \+ Q$ ?- @' s
十九世紀時,歐洲與美國探險家曾聽過一些板文朗誦,但這些符號並沒有翻譯成現代文字。幾位學者聲稱已將這些符號解碼,最近一份聲明是在一九九七年發布,但後來都無下文。事實上,我們今天只能猜測這些神聖板文的意義,但島民為何長久以來如此重視板文符號則不得而知。我們雖然試圖解釋更基本的東西──像是如何及為何象形符號和板文會來到這個不可能的地點,但也僅止於猜測。德國巴伐利亞聖方濟教會神父英格勒特(Sabastian Englert),同時也是業餘的考古學家,他在復活節島居住三十多年時間,對這些問題看得很透徹:
% ]8 `/ g2 O( f' O$ n; j公仔箱論壇
6 ?; p, ^7 h# ]! b) L1 V; t7 ^% e* h8 Yos.tvboxnow.com無論在何處發現的書面文字,幾乎都是大型複雜社會的產物,因為有大量的訊息需要以文字記載。文字的誕生便是源自這種需要,但一小群與世隔絕的團體能擁有這些文字,的確非常少見。板文由復活節島上的小團體所需要或發明,實在不可思議。但目前為止尚未在該島以外的地方找出這些板文的由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