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時事討論] view finder﹕find a view﹕新聞相片內的炸雞

view finder﹕find a view﹕新聞相片內的炸雞公仔箱論壇5 _+ O6 v8 d- D; w' L
文 蕭文超
+ r7 l$ n8 \0 U: n" {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Y0 h; v) x' C% B1 C0 k2 H

* ~3 m: P9 E- Q! J  W$ t1 P韓亞航空在舊金山失事,兩名中國學生死亡,滯留的江山中學師生在經歷生離死別之後,終於在鏡頭下回到學校與守候的家人團聚。但在這樣的災難新聞之中,電視台出現了一個十分奇怪的畫面:一個個下車的學生,手上都捧住一大桶肯德基炸雞。學生個子不高,令載滿炸雞的彩色大膠桶特別搶眼。這桶炸雞一直緊隨學生出現在隨後畫面,夾雜在哭哭啼啼擁抱回家子女的家長之間,形成了強烈的「怪雞」對比。
7 C+ Q, l7 r' o0 u6 i1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y1 P4 ~: K$ |% f5 p
事後我做了些資料蒐集,只有零星傳媒有提及炸雞的出現,據報那是當地政府部門為災後學生所準備的。但情到底是政府善意地用美式炸雞桶來安撫學生,還是有商人借機贊助宣傳,實難以求證。從客觀效果來說,這段片段恍如在災難新聞中加入了一個「植入式廣告」,這類偽裝的宣傳畫面,在電影橋段中並不陌生,但原來也充斥每天的新聞影像及報紙圖片,問題是攝影記者和讀者有沒有察覺?
' G2 d, {+ L6 y) a2 S0 X& l% w" J公仔箱論壇
$ H0 V* T) s$ d$ D7 v  T" E7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美國報業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曾經說過「新聞是某些人不想被人發表的東西,其餘的都是廣告」(News is what somebody does not want you to print. All the rest is advertising)。我們每天翻開報紙,看到五花八門的資訊,但這些資訊其實大致可分類為新聞、資料、廣告這幾類。在上一代的社會,新聞和廣告之間劃了一條楚河漢界,互不干犯,但這種情在近年已開始轉變。除了近年興起以「新聞」方式撰寫的廣告外,更興起一種媒體配合商業與政府,以新聞來呈現廣告的「置入性行銷」。, S$ D* l" y! \1 `0 s! v
1 ^2 L4 c; y) @% t# {. |: |4 `) i5 M
打開一份報紙,圖片總是首先吸引眼球的元素。所以這類行銷亦向新聞圖片埋手。財經版的照片通常最常見被置入,例如「XXX省傳媒考察團」、「樓盤開售」、「某某度假村酒店開幕」和「專訪公司管理層」,這類新聞都會配上大量照片。但這些照片很多時都是因應版面需要而拍攝,部分是因應廣告客戶要求而安排,純粹表達出某酒店或某樓盤的優點。這些照片不難分辨,因為很多都是賣廣告賣得很明顯。但透過照片作宣傳的方式有時可以較高明,而且不只局限在財經版面。
5 Y% V. l' ?$ V' F3 O+ Dtvb now,tvbnow,bttvb公仔箱論壇/ n6 O8 J  D8 w) J7 J! p
公仔箱論壇4 `' r" r5 U( a9 t- S% p+ \
是廣告還是新聞?難辨清
% w/ f. A0 a! ~  P% }. X# J! @6 R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9 v( V3 ^! _: v6 ~
「黃色巨鴨訪港」是商場舉辦得十分成功的推廣活動之一,把尖東商場的人流帶旺幾倍,有報章連續多天追訪報道,但亦有電視台對此嗤之以鼻,以不願意淪為商場宣傳工具為由,堅持一天也不報道。然而,到底什麼是廣告、什麼是新聞,有時似乎不易分辨。當一件藝術品參與宣傳活動,但竟然成為數十萬港人關注的焦點,參與活動變成一種文化現象,那現象是否已成為值得關注的新聞?這條界線又如何界定?* M; W4 u$ ?" n* I( \# d

/ ~; m$ v5 O1 m- F; n& k  i5 a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置入性新聞」通常會由提供者交代一定程度的資訊,用作吸引傳媒採訪,之後用預先限定的方式向記者呈現他們安排讓讀者知道的內容。由於記者只獲提供局部的資料,相機拍到的地方亦屬預設畫面,也許報道結果仍帶一定程度的新聞資訊,但背後還是帶有軟性宣傳的效果。
: S; K" \' o0 d) ?9 Y2 v7 K* @$ Eos.tvboxnow.com公仔箱論壇5 e& `( L4 u' b0 G3 h3 N9 B
os.tvboxnow.com0 w# h3 J2 ?& I$ z1 F" G7 B
政治軟性宣傳照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U  ^( q0 n5 K

) C+ F& t' K% C9 p1 k* ^- c. @tvb now,tvbnow,bttvb當然,置入宣傳不只限在商業攝影,在政治舞台亦被廣泛應用,而且由來已久。首先出現腦海的例子,遠一點有毛澤東的軟性宣傳照片,近年一點有喜歡外界看到他們閱兵的北韓父子金正日和金正恩。tvb now,tvbnow,bttvb3 c9 `0 {& H8 ~8 g; [5 ]# V

8 U$ ?' ^8 K+ b' j* `' X( Tos.tvboxnow.com最廣為人知,就不得不提俄羅斯總理普京。他特別陶醉自己的強人形象,於是透過國營媒體發布的照片,全都是他上山下海、打虎、獵豹、潛水發現古希臘陶罐等「超人」造型。直至上年終於公開向記者承認照片都是造假,全部是他自導自演的驚險演出。這些政治置入照片,當然是希望透過利用傳媒向讀者灌輸一定的價值,如「親民」和「活力」等。
8 n. \+ I- X3 M2 d* s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0 H9 N0 t7 R" Q4 G/ o
由第三方提供的圖片,傳媒無法親自派員採訪求證,背後當然有政府計劃好的原因,但其實記者就算可以採訪,也不能對所見所聞完全中立。以採訪北韓為例,攝影記者能到達的地方完全自主,開放給記者的活動,例如領導人的活動、隨軍採訪等,背後一切都屬預先安排。可以看見的,可以報道的,全都在限制下之發放,記者幾乎只能從有限的角度去拍攝和採訪,而且這些都是國家和商家的計劃之內。
2 W" v+ n8 _* T4 p* F/ ios.tvboxnow.comtvb now,tvbnow,bttvb. b. y  L" H; Y3 q$ g+ S: [
這些圖片,呈現的都是「真實」,因為任何沒經改造的圖片,必然是某一部分的現實追溯,在拍攝當下的一瞬間還是發生過。
& E) b, I, d8 f- h5 e& D4 A' K! J6 ~  j
一個稱職的攝影記者,應該盡量找機會,擺脫「導演」指示或外在介入,用批判思考去與局限搏鬥,在照片中表達出具新聞意義的角度、內容和價值觀。就算最終無法衝出國家、公關的安排,亦要坦白向讀者交代影像只是「局部的真相」,讓讀者知道拍攝背後的限制,自行判斷分析眼中所見的圖片,這樣才算盡了傳媒的天職。
9 ~% F1 Z& h. D: f3 X
* [7 \) E8 D1 ~2 d& z9 v& {5 x& P$ Q( 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