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回扣”“抗生素”“可替代”,這是外資藥企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上大肆“攻城略地”的不二法門。近日,一位常年在珠三角一帶從事抗生素銷售的經銷商衛輝(化名),向記者坦陳了跨國藥企的“市場法則”。
" C+ R% J' t% r: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4 x: {( G9 M9 `! m+ A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8 w6 z! I" R: x0 t( C4 i5 R" r" i
——定價基準包含“行銷回扣”,最高可達50%。衛輝告訴記者,外資藥品定價的基準是按照產品出廠價/到岸價為基數,以中國周邊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南韓等的銷售價格作為橫向參照,再對照企業報表,確定相關的運營成本。
2 T& k1 g7 E$ ?; X' ]% e
! f% C: r% i2 W! W0 N3 O! P不過,由於港口物流運輸的透明度很高,同一種藥物到岸價差距不大,這就意味著運營成本成為關鍵因素。運營成本包括稅收、渠道流通成本、推廣模式、盈利要求和行銷成本。在行銷成本中,自然包含著20%—30%的行銷回扣,再加上推廣模式中有“專營推廣模式”的費用,也可以作為給予關係戶的回扣,這樣算來,最高的回扣甚至可以高達50%。, {) f. }3 e# b5 u
- `& S) f. T \5 u+ c0 z公仔箱論壇os.tvboxnow.com/ ~, F4 }" B; f5 Q# Z$ D
——可替代品回扣價格高。“不可替代”的單一藥品回扣寥寥可數,“可替代品”既要“拼關係”更要“拼回扣”。一般來說,治療腫瘤癌症的藥物多為“不可替代”的單一藥品,這些藥品生產難度大,技術含量高,使用人群有限,回扣的點數自然很小。抗生素類藥物則大部分為“可替代品”,此類藥品不是專利保護已經過期,就是將近過期,生產製造比較成熟,可替代性極強。這類藥品僅行銷回扣就可以高達50%,加上其他邀請醫生出國培訓等開銷,用來支付回扣的資金總額甚至高達70%。: e5 {3 I) B, E( N" g! T) ]
8 y8 H) F' E- Y3 p" A
, R3 L. o5 X+ n2 p- V0 F7 o——慢性藥“細水長流”同樣高利潤。心腦血管類的慢性病藥,一方面只要納入醫保序列,就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另一方面這類患者基數大,儘管回扣點數高,但長年累月下來,藥企回報甚至要高於腫瘤類藥物。
1 {8 j8 Y: Z1 d5 E公仔箱論壇* }( r1 `% y( a! k' V; {
據2012年艾美仕市場研究公司中國醫院藥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調脂藥物在中國處方藥市場銷售已達到41億元。近五年來,降血脂藥物的銷售額增長達28%,降脂藥物的零售價格同期增長為5%。其中降血脂的頭號重磅藥物阿托伐他汀,每盒7粒,總價70元,回扣10-15元左右。一個病人每月大概需花費300元,每月每位病人支付的回扣就超過70元,全年在中國銷售超過10億元,這意味著回扣也超過2.5億元。
1 f' ]0 C3 {) l8 c
+ \! @- x+ A$ ?& q' `( n1 }* C3 i公仔箱論壇. U! c3 C/ U/ L. A! S8 \" R
——外資“高回扣”“低風險”的好日子很快就要到頭。外資藥企在中國市場上的“潛規則”,通過“高回扣”“學位賄賂”“性賄賂”的手段,很快就會走到盡頭。如果國內藥企抓住機遇,加快研發投入力度,就能形成強大的替代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