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內地銀行「錢荒」歷時之長、波及層面之廣已成全球焦點,連大型銀行工行(1398)及中行(3988),近期亦接連出現系統故障,令存戶取不到錢,被懷疑與銀行「錢荒」有關。面對公眾的焦慮,大行連忙解畫,表示只是系統故障。
6月23日上午,工行部分網點業務辦理緩慢;中行6月24日上午銀期轉帳前置系統,也出現交易緩慢問題。工行稱,主要因當天主機軟件升級所致;中行也回應稱,經緊急處置後,系統已恢復正常。
為闢「錢荒」的謠言,工行昨公布新聞稿,指目前其境內存款達14.2萬億元;貸款約8.4萬億元;人民幣存貸比保持在60%左右,遠低於75%的法定標準。今年首5個月計,工行境內的人民幣貸款比年初增加約4000億元,增幅約5.14%,顯示水源充足。
一年一度的陸家嘴金融論壇將於周四開幕,在昨日論壇的記者會上,官方借機向市場解話。銀監會辦公廳副主任劉宏宇稱,銀行業之間近期並無出現大量違約情況。而近期不良貸款有所反彈,在國際及國內經濟下行之際,是正常現象,也是意料之中。
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凌濤表示,下一步將密切監測流動性變化,靈活調節流動性,引導流動性預期。中證監辦公室副主任江向陽表示,將採取綜合措施,提振市場信心。
針對流動性緊絀問題,標普指同業市場水緊情況可望於未來數周紓緩,相信對內地銀行業及經濟影響有限。不過,標普認為,一旦實體經濟借貸成本攀升,人行須及時放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