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分享] 省時拍攝 Time Lapse 小祕訣

 ,  描述: 轉貼分享
Time Lapse (縮時攝影) 經已成為不少影友熱衷的作品類別之一,不過若要花上積年累月的時間拍攝,相信對忙碌的香港影友來說是不太划算。筆者將會在本文建議一些小貼士,並介紹數種控制快門的工具,希望大家在拍攝 Time lapse 作品時更得心應手!



誤解:花上長時間等待同一景像不是很悶嗎?

筆者未接觸 Time lapse 作品時也有同樣的想法,不過作品正是見證著時間與努力,可謂成功感十足!當然只有同一景象必然會較單調,所以要拍攝好作品,就要將攝影思維調節一下。Time lapse 作品與拍攝迷你電影性質很近,只有單一「shot」影像當然未夠,最理想還是多拍不同的角度。

時間不足,又想拍到好作品?就要懂得以最少時間拍攝最多的相片了。

省時祕訣

1. 善用時間,同一時拍攝不同「shot」。所謂的不同,例如:以廣角鏡拍攝宏觀全鏡,以長鏡拍攝微觀的人物、細微變化。



2. 做好前期準備;先計劃拍攝內容及拍攝角度,以免拍攝太多無用相片。



3. 妥善處理器材,例如裝置好三腳架;避免「炒相」要重新拍攝!筆者建議使用光圈先決拍攝,光圈先決模式能在光源產生變化時進行適度調節,減低「炒相」機會。



4. 妥善使用器材,沒有第二部單反也可以使用手提電話、卡片數碼相機拍攝,不用擔心像素問題。即使以全高清 1920x1080 解像度輸出,也不過是二百多萬像素,一般的相機、手機也能勝任。

5. 每幀相片拍攝之間的時滯,筆者建議拍攝微觀場景可以時間短一點,大約 5-10 秒;宏觀景像 (例如天色之類) 則時間長一點也沒所謂,30 秒、1 分鐘一幀也可以。當然,實際情況可以自行決定,例如出現特別的景象也不妨拍多幾張!如果影友所用的儲存卡或相機是舊形號,就要考慮到寫入速度了。


作品分享-香港國際機場 (第二次拍攝縮時作品)



用上兩天拍攝,共 13 Gb、近 3000 相片,使用了 Canon 5D mkII、Canon 400D、Sigma 12-24、Tokina 80-200、Tokina 28-70


作品分享-屯門三聖避風塘 (第二次拍攝縮時作品)




用上三小時拍攝,共 5 Gb、近 1300 相片,使用了 Canon 5D mkII、Canon 400D、Tokina 80-200、Canon EF-S 18-55


四種快門控制方法小分析

正牌/副廠快門搖控
受制於紅外線,接收範圍有限,且只能於相機正面才有效使用,需逐下按動、需配備電池;但價錢便宜,方便攜帶。

正牌/副廠快門線
價錢便宜、不容易損壞、體積小、有物理性梗鎖,可連拍,但不能控制拍攝之間的時滯。受制於電線長度,攝影師不能離機太遠。

還有一種定時快門線,快門線有時間裝置,用家能控制定時拍攝;但體積較大、價錢也較貴。

ioshutter 快門線
能定時、聲控、搖機控制快門,體積細小,可是價格不菲!但用起來也未算過份耗電。

使用手提電腦並接駁可攜式硬碟
把電腦、 hard disk 也計算在內必定是最貴!好處是能以隨機附送 Eos Uitility (Canon 相機控制軟件) 控制定時快門、可以直接將相片儲存到硬碟及命名、也可以在自動拍攝期間上網消閒。缺點:負擔非常沉重,如果是 Net book 用家不能直接安裝 Eos Uitility。唯有將 Eos Uitility 先由普通電腦抄寫到 Net book,另外買一塊輕、薄點的外置硬碟。
從來沒有想過這樣做的, 它是耗時愛好。非常有味道.
可能有一天,我會做
感謝分享
1

評分次數

  • WuSoLo

thanks for sharing
1

評分次數

  • WuSoLo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