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地建屋寸步難行,房屋問題束手無策。也許是受到港府「全民搵地、寸土必爭」的啟發,有人提出發展天橋底的怪招,建議在全港行車及行人天橋底設置由貨櫃改裝的青年宿舍,等於叫無殼蝸牛「瞓天橋底」,令人啼笑皆非。
' A( i- ^ c' ?3 J2 y4 `9 s2 K! i* E* b- h& k* j
有大學教授及立法會議員成立民間組織「天橋底行動」,促請當局打破既有思維框架,充分利用天橋底的空間。他們認為,目前全港共有一千二百條行車天橋及近七百條行人天橋,橋底土地長期空置,發展潛力無限,只要港府在天橋底放置貨櫃,作臨時房屋或者青年宿舍之用,可在短時期內紓緩房屋不足問題。
/ {* e2 W x! U/ H
, S5 W% j- O/ Y0 w. Z4 n6 K0 v對於這種荒誕不經的建議,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聲稱「想法創新」。其實,任何創意都不能脫離現實,香港車多路窄,空氣污染嚴重,天橋底更是環境嘈吵,積聚大量塵埃及污染物,空氣及光線嚴重不足,安全也成問題,根本不適合居住。
& j8 R+ ^# Y; G* o' b9 _公仔箱論壇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K# `: c! k; ^6 M; h! z L" D4 J
誠然,發展天橋底在北京、紐約等地早有先例,而且頗為成功,但不可不知,各處鄉村各處例,北京及紐約道路寬闊,橋底空間夠高夠大,加上當地政府在建橋前已規劃好橋底用途,提供行人交通等配套,發展為商場和購物街。* U( q, \% B! E3 p. R" m2 h7 c2 q8 T
: @6 f8 A) e; t2 v反觀香港的天橋底空間又矮又窄,當中很多更是孤懸於馬路中央,在橋底擺放貨櫃宿舍,既要提供水電煤等配套,又要額外興建行人交通設施,還要顧及治安及衞生,成本昂貴,但充其量只能提供數百個環境惡劣的臨時居所,根本不符合經濟效益,遑論解決房屋問題。
8 H( A6 t2 S' ~' G/ _! E公仔箱論壇1 E6 x; g9 p2 y3 n7 \, L$ p
有倡議者誇誇其談,認為天橋底空間用處多多,除了提供臨時房屋外,還可發展綠化空間、停車場、政府設施、非政府機構辦事處、本土文化產業或市集等等,廉價租給文化藝術團體云云。然而,藝術團體並不領情,批評做法倒退,有人甚至質疑「為甚麼要藝術家在天橋底吸塵」?tvb now,tvbnow,bttvb5 Q' S7 d4 E3 j8 @. v% C8 e& X
公仔箱論壇; Y. @+ `2 k P ^' v; R
事實證明,港府搵地建屋困難重重,已到了病急亂投醫的地步。面對樓價長升長有,無殼蝸牛怨聲載道,當局束手無策,各式各樣的建議應運而生,例如填海興建人工島、將社區設施改建住宅、改變啟德體育城用途等等,無奇不有。面對土地荒,有人打天橋底主意不足為怪。公仔箱論壇& W- \; C, S+ B+ [, c$ `' N
6 ]/ `6 j' E8 Ktvb now,tvbnow,bttvb其實,要增加房屋供應,重建舊樓及工廈本來是最可行、最少爭議的途徑。只可惜,弱勢政府萬事難,重建工廈出師不利,市建局應政府邀請,展開首個工廈重建計劃,計劃將堅尼地城一幢舊工業大廈重建為住宅,結果遭到逾七成業主反對,面臨觸礁。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D, t7 F/ o( N$ V% y
os.tvboxnow.com2 m" ]1 C5 y) A2 l5 ?1 v
歸根究柢,香港已開發土地只佔總面積兩成多,所謂「地從何來」本來不是問題,問題是港府在目前的社會及政治氣氛下根本無能為力,一日無法扭轉施政弱勢,解決房屋問題便只能成為空談,瞓天橋底的笑話還會陸續有來。tvb now,tvbnow,bttvb7 D1 }2 T6 u# N* E% G" v4 T' Q
) |. S7 n9 o+ A, K, ?太陽報社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