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傳出整頓澳門賭業中介「叠馬仔」拖冧濠賭股、「房姐」事件拉倒內房股外,近年持續遭中央清算的鐵路產業、在招標問題與官員轇轕重重的基建設備股、以及全國封殺送禮廣告前提下的百貨股等,隨時成下一個淪陷災區。
2011年初引爆的鐵道部貪腐案,由前鐵道部部長劉志軍為目標的一連串整頓起,過去一年相關高官下馬受查的消息未間斷,事件的延伸影響至今仍然在發酵。
而由於鐵路產業的建造及招標過程極不透明,企業從列車製造、路軌鋪設、隧道橋樑施工等,都是滋生「灰色產業鏈」的貪腐溫床,中央或不會輕易放過相關板塊的肅清。
鐵路基建設備股堪憂
目前整個市場都在注視高鐵的發展、財務以致安全問題,亦由於中央投放資金大減,板塊負債情況嚴重。事實上,年初至今,中鐵建(1186)及南車(1766)分別跌6%及3.8%,明顯跑輸大市,倘中央再發力肅貪,料翻身路更見困難。
而與鐵路一樣透明度低的產業,還有基建設備行業等,相關企業定單多水份已被傳媒多次報道,在招標過程中難免與官員往來頻密,同樣是潛在的貪腐溫床,隨時惹來中央注視。無獨有偶,相關板塊近日亦逆市見沽壓,中聯重科(1157)累計今年已下跌逾9%。
最後,除高檔零售股之外,最明顯受累的板塊還有百貨股。在農曆新年臨近的送禮高峯期,內地近日卻突然叫停渲染「送禮」內容的廣告,以應付當局廉潔節約方向,無形已為一種另類的肅貪活動,滙聚高檔及送禮消費品的百貨店,趁農曆年發財的如意算盤恐打不響。
按走勢看,部份百貨股今年升幅相當可觀,如銀泰(1833)累計今年勁升15%、春天百貨(331)亦大漲27%,不排除稍後成為被借勢沽貨的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