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上周發表的施政報告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提及房屋政策,這些政策大致可綜合成三大類,包括加快資助房屋的供應,增加短中期的房屋土地供應,亦會增加長遠土地供應。
從上述的措施可見,政府解決房屋問題的方針明顯偏重於增加較長遠的土地供應。但是短期來看,一七年之前的公私營住宅新供應量,預計每年大約只有30,000多個單位,未足以真正解決住宅供應短缺的問題,加上施政報告中又缺乏即時抑制需求的新招,予人舊調重彈之感,相信對本港樓市的壓力有限。
辣招疑慮得以釋除
展望而言,筆者預計年內的樓價將大致保持穩定,上落空間約半成左右;成交量方面,鑑於再推辣招的疑慮得以釋除,市場的購買力有望加快釋放,加上低息環境持續,預料未來數月樓市的交投無論一手或二手均會增加,而樂觀的銷售量,料能為本地地產股的股價帶來支持。
估值上,本地地產股股價較每股淨資產值(NAV)平均仍有逾兩成半的折讓,仍算可取,讀者不妨考慮逢低吸納地產股作中線投資,當中尤其可留意折讓較大且年內不乏新樓盤推出的股份如恒基地產(00012)及新鴻基地產(00016)等。
時富財富管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