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齊齊加大量化寬鬆力度,全球低息環境持續,而充裕的資金潮,加上匯率趨升行情,支撐亞債基金去年下半年平均就漲了5.84%,跑贏亞股基金平均的5.45%漲幅。若投資者憧憬亞債板塊基本面仍有吸引力,並可望更上層樓,不妨佈局收集相關基金建倉。
據基金經理表示,金融風暴後,投資者的風險意識提高,因而令具固定收益的產品有很大的需求,而亞洲債市受惠區內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財務狀況相對穩健,債市規模得以逐漸步入擴張。事實上,亞債基金去年便在市場預期經濟活動會見好轉的誘因下,成功吸引資金吸納,以美、歐、日等G3貨幣的新發行亞債規模就達到新紀錄的2,300億美元,數字還未計算以本幣的新發行亞債。
貨幣長期購買力被低估
由於G3的央行今年還會透過貨幣政策和低利率,以挽救國內的經濟,市場預期美元進一步貶值,將使得日圓以外的亞洲貨幣,相比他們的長期購買力被低估18%以上,加上這些國家的利率與G3的利率差距可高達3倍,促使包括來自G3地區的尋求較佳收益投資者挹注,為債市提供動能。
以佔近三個月榜首的東亞聯豐亞洲債券及貨幣基金為例,主要是透過由亞洲政府或企業發行,並以亞洲或其他貨幣計價的積極管理定息收益投資組合,以達致取得定期的利息收入、資本增值及貨幣升值等目標。
該基金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表現分別為15.28%、17.82%及-0.67%。該基金標準差為9.35%。而資產百分比為99.9% 股票及0.1% 貨幣市場。東亞聯豐亞洲債券及貨幣基金的資產地區分佈為58.27% 中國、28.62% 香港、7.08% 印度、3.71% 印尼及2.22% 其他地區。
上述基金的資產行業比重為76.62% 房地產、7.55% 能源、5.34% 綜合企業、5.25% 消費品業、3.01% 其他行業和2.13% 工業。至於基金三大投資比重為3.4% 融創(票面收益12.5%,16-10-2017到期);3% 建業地產(票面收益12.25%,20-10-2015到期);及2.6% 龍湖地產(票面收益9.5%,07-04-2016到期)。
雖然大部分亞洲國家擁有較快的經濟增長,能為投資者帶來較優厚的回報,但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經濟學家均降低全球經濟增長,在這拿不準前景的當下,配置亞洲國家或企業發行的債券投資產品,不失為獲取其經濟發展成果的優先選擇。
梁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