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環球資產市場升溫,近20年為中資企業引進環球投資者的德銀亞太區投資銀行執行主席蔡洪平料,中資於資本市場日益重要,形容中資投資者的時代已來臨。他又稱,股票市場氣氛自去年底已好轉,料今年本港新股集資額會重上環球三甲。
去年第四季,德銀協助完成了人保(01339)及翠華(01314)等新股上市,也承銷了港交所(00388)及友邦(01299)的巨額配股。蔡洪平稱當中中資投資者的重要性正逐漸提升。
國際路演 必去中港
「20年前,我到(英國)愛丁堡路演,就想何時可以到北京。今日愛丁堡還是要去,但國家電網、中國人壽都在京港,中資地位變得更重要。」
他以人保上市為例,不少為亞太投資者,當中大部分為中資,「國家電網知道人保業務好,投資也不介意股價高一點低一點,都沒限價。」他又稱AIG配售友邦,亦吸引不少中資投資者。
蔡洪平指中資機構由過往發行人的身份,隨者資本充裕又願作策略投資,慢慢轉為投資方,令投資者結構產生基本變化,目前很多交易都一定要有中資參與,亦成為目前投資銀行家的新挑戰。蔡洪平形容,5年前是中國經濟的天下,目前則是中國投資者的時代。
去年本港新股集資額失冠軍寶座,但蔡洪平看好今年表現。他稱近20年中國換領導層首年,經濟皆有不錯表現,連同歐美經濟趨穩,有利資本市場信心恢復,而香港作為國際資本市場之一,去年新股集資額排第四的表現並不正常,相信今年可重返三甲。
內房發行股債 料平均
行業方面,蔡洪平看好保險、地區銀行等金融機構;此外,亦看好基建、天然資源、礦業及地產股等,上市公司數目會於今年增加,其中地產股發債及發股的比例,會因應年內人行減息而較去年更平均。但他認為,包括重機械、航運、造船及鋼鐵等行業,因仍處行業低周期,今年上市仍困難。
蔡洪平稱,國際投資者近年對中資股更揀擇,更看重管理層的質素及可信度,「地產股市盈率可差3至4倍,產品質素差3倍?不可能。都是管理層的質素溢價。」
近年中資股不時被指造假,蔡洪平強調大部分中資股都是健康的,很多時只是市場氣氛左右,「大牛市時,你說垃圾,他(投資者)也可能說裏面有黃金;市場不好時,你說是黃金,他說那不是一塊金磚嗎?就是不相信。」他認為兩種看法都太極端及具偏頗性,稱投資者應保持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