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製品安全問題一向是市場焦點,蒙牛(2319)近年不斷受產品質量問題困擾,拖累股價表現,有證券界人士認為,蒙牛上半年純利倒退18%,已反映業務受產品負面新聞的影響,由於消費者恢復信心需時,短期業績難以大幅改善。不過,蒙牛更換管理層後,致力改善運作,並且計畫到2015年時百分百原奶來自規模化牧場,中長綫前景值得看好,可逢低收集。
自從內地2008年爆發三聚氰胺事件以來,乳製品行業事故不斷,蒙牛去年再受「黃曲霉素」事件拖累,失去銷售增長動力。可幸的是,中糧(506)2009年入主蒙牛後,一直致力整頓業務,早前蒙牛管理層提出「五年計畫」,於明年至2014年集中在品牌及產品存貨、定位的調整,通過產品發展、併購,提升銷售增長,2015年至2017年則通過完善奶源的管理,令業務全面成熟增長,重新成為行業龍頭。
中糧寧高寧力撐
「五年計畫」仍需時日,去年的「黃曲霉素」事件陰影卻未曾淡去,蒙牛今年上半年業績表現較差,截至6月底止,純利倒退18.4%,賺6.45億元(人民幣,下同);營業額微跌1.2%,至183億元;毛利率則跌0.3%,至25.7%。
不過蒙牛銷售已開始恢復正常,今年年中與全球最大的有機乳品供應商愛氏晨曦合作,已於本月初有新產品推出,並獲中糧董事長寧高寧高調支持。
中糧去年及今年先後增持蒙牛,持股比例上升至28%,市場視之為中糧對蒙牛投下信心一票。各大行對蒙牛獲中糧支持較為看好,花旗認為,目前蒙牛新策略的執行是邁向正確方向的一步,儘管今年由於原奶原料壓力及下半年銷售疲軟,影響該公司業務表現,但該行仍舊看好液態奶的行業,故維持蒙牛「買入」評級,目標價25元。
摩通則認為,大型奶牛養殖業,長期是有吸引力的業務,蒙牛為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未來亦朝此方向努力,這亦是該公司較同業估值折讓24%的原因,但隨着食品安全風險的不斷減小,未來估值折讓將收窄,故予其「增持」評級,目標價2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