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再次逆外圍及ADR而行,恒指並創今年收市新高,推動港股上升的主要是中國十月官方PMI及A股急升。
美股近期頻頻虎頭蛇尾,十足散貨格,港股卻獨強,A股踏入十一月果然有生機,滬綜指升1.7%。港匯再有資金流入,人民幣近日亦頻頻漲停創新高,所以熱錢流入之說不脛而走。
純粹邏輯推斷,美國資金怕「財政懸崖」暫避風頭,法國向富人徵收75%超高稅項,資金逃入十八大後政局趨穩之中港好像很合理。筆者始終相信財政懸崖最終可解決,但泊港資金可能待局勢明朗化才回流美國,總統大選當然是另一不明朗因素。
官方PMI升破50在早兩日已有分析預言,但結果升至50.2仍是可喜可賀;稍奇怪的是過往中國PMI對中港股市刺激不大,「老外」反而較敏感;但昨日情況相反,中港彈起,而美股期指則偏軟。現在入市似乎不能看歐美,歐美弱可能反而造就亞洲強。
港股調整三日之後,又恢復22,000點在望,筆者上文雖然繪聲繪影論資金流入可能性,但勇氣不如上月,至今未敢高追,因為資金泊港未必一定買股票,到昨日主板成交金額才回升至586億元;要沽之信心更漸弱,暫時仍未有建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