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業績期,藍籌股(未計思捷及新世界發展)的總盈利為9,094.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倒退3.5%,以本地地產股表現較佳,反映一手樓市銷情仍然暢旺。一直為市場擔心的內銀股整體符合預期,但證券界擔心內銀盈利高增長期已玩完。海通國際中國業務部主管潘鐵珊表示,港股業績表現跟預期比較不算差,不需要進一步調低港股盈利預測。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亦認為,整體業績跟預期差不多,問題是有些行業似乎未見底,例如水泥及內需等,所以市場甚關注下半年情況。他指這視乎內地宏觀政策可否改善經營環境,以及環球是否推動寬鬆政策。
內銀資產質素或轉壞至於四間被納入恒指成分股的內銀,上半年盈利雖錄得增長,但增長動力亦明顯放緩,按季計,中行(03988)及交行(03328)更錄得盈利倒退。內地今年六月起兩度減息,連同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內銀下半年的淨息差面臨收窄壓力;分析指內銀資產質素亦有轉壞之勢,前景實在未許樂觀。
以季度業績衡量,建行(00939)次季盈利按季升6.32%,在四間藍籌內銀中表現最標青,排次席的工行(01398)僅微升0.79%,中行及交行更按季跌5.23%及4.23%,反映內銀持續多年高增長期恐已步入尾聲。
分析普遍認為,內地減息及利率巿場化的影響,將於下半年陸續浮現,對內銀股的利息收入有負面影響。四間內銀於上半年的淨利息收益率,大致與首季持平,不過按中銀監的最新數據顯示,內銀淨息差由首季的2.8%,下跌0.1個百分點至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