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股票] 庫存居高不下 汽車、房產滯銷 中國經濟面臨停滯危機

三十年來中國經濟蒸蒸日上,然而現在中國經濟開始浮現過去不曾遭遇的問題:商品銷售不出去,滿倉的滯銷品。

《紐約時報》報導,這些滯銷品從鋼鐵、家用品到房子、汽車統統都有,已然扼傷中國想要避免經濟急遽下滑的努力,同時也引發了價格戰,製造商必須要加倍努力才能讓在國內滯銷的商品銷往海外。
中國存貨過剩問題的嚴重性雖被官方數據巧妙的掩蓋,但是非官方的 HSBC/Markit 調查顯示,中國完成品 8 月存貨成長速度高於 2004 年展開調查以來的任一時期。
經濟分析公司 J Capital Research 的研究主管 Anne Stevenson-Yang 表示:「我們所追蹤的製造業都期望今年夏天能有更多銷量,然而事與願違。」她表示,庫存居高不下,工廠現也開始減產,「經濟陷入停滯狀況」。
最糟的狀況下,中國的問題將成為經濟學家的夢魘,中國經濟停滯、歐元區崩解、美國因政治僵局陷癱瘓,將讓美國和世界多數國家重陷衰退。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成長最大的引擎,其經濟疲軟代表中國對外採購將減少,而現在歐洲早已因為歐債危機需求大傷,其後果可能是全球商品過剩、價格下滑,產出疲軟。
企業聘僱開始減緩,工作越來越不好找。過去三十年來為中國經濟支柱的出口現在已經幾乎停止生長,進口也止步不前,特別是鐵礦石這類的原物料,因為工廠現在都已經喪失繼續生產商品能售出的信心。中國房地產價格也下滑,資金則是透過合法、非法的各種管道不斷離開中國。(接下頁)
中國現況如此部份原因在於中國領導人決議將生活品質優先於經濟生產最大化之上,而這關乎中國最大的兩大產業:房地產和汽車業。
中國總理溫家寶,對第二次住家購買設下嚴格的禁令,盼藉此抑制房地產投機客,提高可負擔住宅比例,但此禁令卻造成中國房地產價格劇烈下滑,建案大減,建築工人大規模失業。
與此同時,中國大都市廣州為了減少交通壅塞和空氣污染問題,今年夏天大幅降低新車註冊量。中國其他城市的官員亦紛湧至廣州詢問相關細節,現在西安已經宣布會跟進相同政策。
中國的汽車產業過去 10 年來成長了 10 倍有餘,成就全球最大規模的汽車業,成為美國底特律強大競爭對手,但是中國的汽車業現在看起卻更像是 1980 年代底特律經歷過的黑暗時期。
各地經銷商未銷出的汽車困存飆升,在在都顯示中國汽車業問題越來越嚴重,而非好轉。過去兩年中國開了太多車廠,現在中國汽車業整體產能只有約 65%,遠低於營利通常需要的 80% 的水準。
然而,中國卻還有許多新車廠建造中,根據官方表示,中國的汽車產能三年內會再度成長,趕上日本全國的汽車產量,逼近美國的產量。
然而專家卻擔心中國走上了美國的老路,未來將要花費很長一段時間解決這個問題。根據中國汽車製造商數據,今年上半年他們批給經銷商的車輛成長近 60 萬輛,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9%,然而經銷商的汽車庫存量卻成長了 90 萬輛至 220 萬輛,雖說庫存成長部份原因為季節因素,但是汽車分析師指出,該數據顯示中國汽車銷售頂多持平,更有可能的狀況是下滑,對於一個過去習慣雙位數成長的產業來說,這的確是個劇烈的逆轉。(接下頁)
「我們的庫存量非常非常的高」中國第五大經銷商中升集團董事長黃毅表示:「如果我們今年上半年沒有推出特惠價,庫存量還將會更高。」
中國汽車製造商基本上都拒絕減產,反倒是對經銷商極力施壓,利用特許經營協議逼他們吃下這些車輛庫存,不顧經銷商已經找不到地方安置新車,或是銷不出去的問題。
這樣的狀況讓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本月罕見的對汽車製造商發出聲明,呼籲汽車製造商關注經銷上的庫存量,即時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消化庫存,尤其是對那些資金緊繃的經銷商,汽車製造商必須要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援,協助他們度過難關。
不過,就中國官方而言,絕大部分的困存問題都政府而言不是問題。
舉例而言,中國公安局現在就已經停止再對外公布大跌的新車註冊量,鋼鐵業今年的數據也經過反覆修正,先前利用新方法公布的數據顯示衰退情況比官方承認的還要嚴重。中國主要城市的連外道路旁也到處可見空房,不過中國自 2008 年起就不再對外公布空房率的數據。

不過,中國各行各業卻幾乎無人懷疑中國經濟已經出現問題了,高聳的庫存商品就堆在倉庫中,很難視而不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