仨頌:有文化局就有文化?
+ O! K8 P: n0 u" ?os.tvboxnow.com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5 A( D% J# x
* b9 i/ ]( m+ a% ^, o早前在網上有人對台灣終於成立文化部,並由龍應台出任部長,表示羨慕。與我們毗鄰的澳門,也早在回歸前設立文化司署,回歸後改成文化局。二○○○年,香港曾成立文化委員會,它作為「高層次的諮詢組織,負責就文化政策及資源調配的優先次序向政府提出建議」,「首要任務是制定推動本港文化長遠發展的原則和策略」,當時,文化界曾憧憬這將是香港文化局的雛形;但蹉跎至今,文化局依然只聞樓梯響。
4 Z/ _+ b9 x& s. [os.tvboxnow.comos.tvboxnow.com# l# r/ I2 Z0 U; w' \7 m. ` z! g
香港要成立稱為「局」的機構,可以循兩種方式:一是直接由政府管轄、由公務員執掌的政策局,如教育局或民政事務局;二是法定機構,由政府撥款,並委任專業人士組成管理層,如醫院管理局或二○○八年成立的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對於文化局,相信文化界和市民普遍屬意後者。不過,政府的想法卻未必如此!
( ?8 ~2 t" }4 F" c" P$ h3 {$ Y- jtvb now,tvbnow,bttvb+ H# a- {1 ~' |, H
政府要成立一個部門或法定機構,以其慣常處事模式,就是要先找參照對象。昔日自然是仿效英制,但昨是今非,此路已行不通;然又不能借鑑祖國,既因為彼此架構不同,更要保持一國兩制。幸好還有新加坡,他們參照英制而建立的體制,向來成為港府「學習」的對象。捨遠取近,可供參考的還有同樣是特區的澳門。
2 T% `, L0 a6 H. N; X, Y* W1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公仔箱論壇% d6 \( C& t% f
新加坡現行負責文化事務的是新聞通訊及藝術部,乃是由前文化部和通訊新聞部合併而成,轄下有五個相關的法定組織: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媒體發展管理局、國家藝術理事會、國家文物局和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從這些機構的職能組合,可以看到新加坡政府管治思維,將發展資訊科技、媒體與文化創意歸併於一個部門,把它們都視同經濟產業去管理,充分表現其「實用主義」的邏輯。不過,這只是表面,資訊、媒體與文化的深層作用乃是建構意識形態,所以,骨子裏仍是控制意識形態,但比從前箝制藝文創作來得高明和實際。今時今日,網絡和媒體的煽動力和影響力,早已勝過傳統藝文創作。
0 [& x, D' m. I1 b7 k* Fos.tvboxnow.com! m, J& Q/ D8 ^
若以此為藍本,則香港政府要將現時分屬商務及經濟局的通訊及科技科(主管廣播、電訊及影視)、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發展局工商科之下的文物、計劃及資源管理部,和民政事務局的政府總部新聞組、康樂及體育科、文化科(主管博物館、圖書館、古物古舻及非物質文化遺產、藝發局及演藝學院)、西九工程策劃組,分拆重組。這對政府來說,是一項大手術。況且,從來奉行市場主導的港府,根本沒有決心和野心,要以策略性的龐大資源投入來主導資訊科技、媒體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故此,估計政府參照新加坡的機會不大。4 o. Z- b* v7 n1 L/ |6 P$ A- f
公仔箱論壇9 z8 ?+ z" E' k( Q
師法澳門?tvb now,tvbnow,bttvb6 u3 l7 f5 H" R ]: V
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6 H, h6 B0 o+ P, U! S' a
過去,沒有多少人提及澳門的文化局。它是澳門社會文化司轄下的一個管理文化藝術設施、團體和撥款的局級部門,下設文化活動廳、文化財產廳、文化創意產業促進處、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演藝學院等,還兼管一個文化基金。其架構和職能非常清晰,且易於集中資源。若香港參考澳門模式,則只需將現時民政事務局四個科的其中三個(即康樂及體育科、文化科、西九工程策劃組)獨立出來,再加強與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關係,即可構成文化局的核心體系,這是一個現成可行的考照實例。
- `9 A% Y. o7 y+ utvb now,tvbnow,bttvbos.tvboxnow.com' J8 X( M6 ?7 a% ~: P& \
當然,有人認為澳門的文化資源完全集中在政府手上,有礙文化多元發展;而且澳門回歸以來,所體現的文化政策是以追隨中國大方向為基礎,香港社會又是否接受這樣的文化定位?
9 {' L9 ^' R) A3 V" Y/ D
: W) u! i4 r+ k3 Y公仔箱論壇須知文化從來都不只是娛樂和藝術,文化局到底擔當什麼角色?其架構和職能如何?這才是關鍵所在。去年台灣大選,當地文化界便組織起來,邀三黨候選人出席答辯大會,並成立「文化元年基金」以期建立社會輿論,監察政府的文化施政。可是,香港在特首的競選過程中,市民和各政黨只覑眼梁、唐的醜聞,卻毫不關心他們的文化政綱。
9 o6 l3 Q3 ~6 C. n( m1 o) d8 t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8 X/ f2 F# b' B, Z9 n9 K) b! A0 v第四任特首梁振英在競選政綱中,將「宗教、文化及藝術」放在同一項,這意味覑梁政府未來的文化局,將圍繞這三個範疇。不要誤會政府忽然對「宗教」如此關心,從現行架構看,其實這三個範疇正是現時民政事務局的主要工作,「宗教」事務便是由該局的公民事務科管轄,它更同時主管公民教育和國民教育。相對於「宗教」事務,中央更關心特區政府的國民教育工作,對港人的身份意識(文化認同)尤其在意。故此,未來文化局的工作,又怎可能缺少推行國民教育此一重大任務?由此推測,所謂的文化局,極有可能只是將民政事務局換個招牌而已,這亦是最「慳水慳力」和對政府架構影響最小的做法。tvb now,tvbnow,bttvb. H# p+ l: Q; m
. h; X1 u( R$ r文化人梁寶山對成立文化局提出了「三不」:一、不能只是現在藝術行政和資助架構的總和;二、不能被矮化成個別的產業或就業政策;三、不能再次把文化發展以媒界/行業劃分而項目化。可以的話,請多加一個「不」,不能把文化局變成文宣局!
% e* p; H) a" t* f- wTVBNOW 含有熱門話題,最新最快電視,軟體,遊戲,電影,動漫及日常生活及興趣交流等資訊。
! y! j' W) r0 _ Ctvb now,tvbnow,bttvb" Y7 k0 a0 e* p/ [8 A0 `
3 b3 S. F, a7 h9 p
作者是當代藝術觀察者 |